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参政挽诗·其一》
《唐参政挽诗·其一》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天夺悲杨绾,人亡怆魏公。

终疑仁者寿,尚想直臣风。

听履馀荣在,牵裾旧事空。

惟应司隶姓,更使世知忠。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联“天夺悲杨绾,人亡怆魏公”以“天夺”和“人亡”点明了逝者的重要性和不可挽回的悲剧性,其中“杨绾”和“魏公”是逝者的尊称,暗示了其身份地位之高。“悲”和“怆”则直接抒发了对失去这样一位重要人物的哀痛之情。

颔联“终疑仁者寿,尚想直臣风”转而探讨逝者生前的品质与影响。通过“疑”和“想”,诗人表达了对逝者仁德与正直精神的敬仰与怀念。这里,“仁者寿”出自《论语》,意为仁爱之人长寿,是对逝者品德的赞美;“直臣风”则暗示了逝者作为正直官员的作风,强调了其在社会中的正面影响。

颈联“听履馀荣在,牵裾旧事空”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荣耀与影响。通过“听履”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对逝者尊敬与怀念的情景,同时“馀荣在”也暗示了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留下的荣誉与影响依然存在。然而,“牵裾旧事空”则表达了对逝者离开后,那些曾经与之共事的美好回忆只能成为过去,无法再续的遗憾。

尾联“惟应司隶姓,更使世知忠”收束全诗,强调了逝者姓氏(司隶)的意义,即其忠诚与正直的精神将被世人铭记。通过这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高度评价,也寄托了希望其忠诚与正直能够激励后人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离世后影响的思考,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传递了对仁德与忠诚价值的肯定与推崇。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道林寺送别崔提刑

湘江倾泻明河源,湘山来落如骏奔。

寻幽乘兴莫辞远,白云中有黄金园。

佛师无心法愈密,徒众先后陈卑尊。

甘泉喷洒仙籁爽,此身已觉超笼樊。

高堂却见山外水,古鉴磨开苍藓昏。

长城深锁万家富,老木自作千营屯。

两洲半没鲸鼓鬣,双崖斗起天为门。

沧溟不识几番变,石泐犹有涛淙痕。

茯苓愈大愈堪食,深锄但惜伤松根。

登高览物亦徒尔,秋色况是当离樽。

崔侯才思锐无敌,苍鹰得兔霜翎翻。

嗟余染翰愧复正,累句何足先行轩。

故人柄政坐东府,请君献策安黎元。

(0)

趋石桥初登山岭

天梯欲上使人愁,身御长风不自由。

下视白云生涧底,仰看红日在山头。

共传此处迷刘阮,自恐今朝犯斗牛。

归路似从霄汉堕,却来尘世得羁囚。

(0)

塞草远连吴会去,羁怀易逐峡江平。

(0)

走笔代书寄岊仲七弟

东方千骑拥朱轮,衣锦归逢故国春。

莫向西湖恋风月,鸰原知有望归人。

(0)

驾幸太学

云覆鸾舆五色章,鸣鞘声肃下儒庠。

佩衿雾集三千子,仪卫星罗十二行。

位列夔龙陪帝圣,经陈戊甲献成王。

元龟象齿方来供,不用论兵政事堂。

(0)

送李杞省句赴阙

使轺西走奉军期,万货泉流向武威。

才伴江声关外去,又随秋色日边归。

千寻蜀岭供吟藁,一道秦川照锦衣。

莫叹奔驰伤浩气,出群鸿雁已高飞。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