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六十九》
《回波乐·其六十九》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身是五阴城,周回无里数。

上下九穴门,脓流皆臭瘀。

湛然脓血间,安置八万户。

馀有九千家,出没同居住。

攘攘相食啖,贴贴无言语。

总在粪尿中,不解相蛆姡。

身行城即移,身卧城稳具。

身死城破坏,百姓无安处。

(0)
鉴赏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将人世比作一座由五阴(色、受、想、行、识)构成的“五阴城”,充满了痛苦、腐败和无尽的轮回。

“身是五阴城,周回无里数。” 开篇即以“五阴城”比喻人生,暗示生命如同一座没有边际的苦难之城,充满了无尽的循环和痛苦。

“上下九穴门,脓流皆臭瘀。” 描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如同九个洞穴,充满了腐烂和恶臭,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痛苦的积累。

“湛然脓血间,安置八万户。” 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将生命比作充满脓血的深渊,容纳了无数的生灵,揭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馀有九千家,出没同居住。” 继续描绘生命的多样性和共存,指出在这个苦难之城中,各种生命形态共同存在,既有和谐也有冲突。

“攘攘相食啖,贴贴无言语。” 通过描述生命的相互吞噬,展现了生存的残酷,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寂静无声,面对苦难时的无力与沉默。

“总在粪尿中,不解相蛆姡。” 将生命比作粪尿中的蛆虫,揭示了生命的低贱与卑微,以及在苦难中挣扎的无奈。

“身行城即移,身卧城稳具。” 说明生命的存在与环境紧密相连,身体的移动或静止都会影响到周围环境的状态。

“身死城破坏,百姓无安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终将消逝的感慨,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秩序的崩塌,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苦难、无常和虚幻,以及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与脆弱,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和深刻的思考价值。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淩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

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0)

奉平淮夷雅表·其八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王旅浑浑,是佚是怙。既获敌师,若饥得餔。

蔡凶伊窘,悉起来聚。左捣其虚,靡愆厥虑。

(0)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珠树玲珑隔翠微,病来方外事多违。

仙山不属分符客,一任凌空锡杖飞。

(0)

题景上人山门

水有青莲沙有金,老僧于此独观心。

愁人欲寄中峰宿,只恐白猿啼夜深。

(0)

虢州献杨抑卿二首·其一

盖世英华更有谁,赋成传写遍坤维。

名科累中求贤日,苦节高标守郡时。

楼上叫云秋鼓角,林间宿鹤夜旌旗。

徵归诏下应非久,德望人情在凤池。

(0)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秦相架群材,登临契上台。

查从银汉落,江自雪山来。

俪曲亲流火,凌风洽小杯。

帝乡如在目,欲下尽裴回。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