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淩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
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淩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
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开篇“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两句,设定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场景,金马署象征着皇权的辉煌,而紫微郎则是对帝王尊贵位置的描绘。
接下来的“图籍淩群玉,歌诗冠柏梁”表达了文人对于学问和文学创作的重视,图书典籍如同珍宝,被置于高敞的空间之中,而歌唱与文学作品则是文人的骄傲。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两句,则描绘了古代学府的庄严气氛。万年古树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而五经(即《易》、《书》、《诗》、《春秋》、《礼》)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被摆放在肃穆的堂宇中。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写出了文人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的情景。他们不顾昼夜,不理饮食,只为追求文字的完美和知识的深究。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则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夜景象。露珠在盘中闪耀,秋月透过精致的窗棂投射进室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凉意的氛围。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情感寄托。斑鬓(头发)生长,象征着时光流逝,而通过书信来寄托深厚的情感。
“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则描绘了一对翱翔的鸟儿,象征着文学创作和学问探究的自由飞扬。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两句,表达了文人对于历史传承的责任感。他们像古代圣贤一样,通过著述来修正错误,补充遗失的知识。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则描绘了一种凄美的情景。羽扇在池塘边被摧毁,象征着物是人非,而流落的意境,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无奈和留恋。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两句,写出了宫廷中的禁令与自然界的变化。夜晚的禁省象征着政治生活的严肃,而三更天气的寒冷,则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描绘。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则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景象。石渠的遗迹充满了岁月的痕迹,而水国(可能指的是江河流域)的晚霞,则拉长了时间的流逝。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则表达了一种对朝廷和官职生活的描述。宣室可能是指朝会的场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朝政生活的参与感,以及日暮时分回家的路上,心中所怀抱的光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知识、文学、友情以及历史责任的深切理解。
井干丽谯宁复云,齐云落星空尔闻。
粤中佳丽此重见,宇内楼台应少群。
画栋迢迢上霄汉,雕梁隐隐栖烟云。
我来登眺发孤咏,抚今怀昔情缤纷。
丹霄清切接朱甍,缓步俄跻最上层。
淼淼鲸波抱河汉,重重龙卧拥冈陵。
双旌载止成修复,万事依然有废兴。
从此灵光终古在,八方冠盖几同登。
曲曲栏干近斗杓,凌云爽气自飘飖。
八区玄览归双睫,五历丹梯到九霄。
南纪每思雄紧地,北辰长仰圣明朝。
占祥望气存周制,岂但登临逸思饶。
群公敦夙好,携手问潜郎。
落日青萍在,秋风白发长。
马卿虽玩世,张翰已思乡。
禅理閒差胜,词锋老渐藏。
秫花犹未酿,菰米但堪粮。
将客聊开径,呼儿稍进觞。
苑连凉竹密,溪近野莼香。
招隐还题馆,钟山傍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