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和·其二》
《四和·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删后元来尽有诗,此言莫遣邵程知。

匹如东土生三叶,横向西江出一枝。

俚曲俗方尊郢市,古音今少奏咸池。

谁云老子无呵导,塘上蛙声鼓吹随。

(0)
翻译
原来这里充满了诗篇,切勿让邵程知晓此事。
如同东方土地上生长出三片叶子,横跨西江展现出一支独秀。
民间小调在郢都受到尊重,古老的音律在咸池音乐中罕见。
谁说老子没有引导,池塘上的蛙鸣仿佛成了他的伴奏。
注释
元来:原来。
尽有:充满。
诗:诗篇。
邵程:人名,此处指不应告知的人。
匹如:如同。
东土:东方土地。
生三叶:生长出三片叶子。
横向:横跨。
西江:西江(古代地名)。
出一枝:展现出一支独秀。
俚曲:民间小调。
俗方:民间。
尊郢市:在郢都受到尊重。
古音:古老的音律。
咸池:古代音乐名。
呵导:引导。
塘上:池塘上。
蛙声:蛙鸣。
鼓吹:伴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四和(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在表达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自己的诗歌与众不同,即使是当时的文学大家邵雍和程颢也不了解他的诗风。"匹如东土生三叶,横向西江出一枝"意指自己的诗歌如同东方大地上自然生长的奇特植物,横贯西江,独秀一枝。

"俚曲俗方尊郢市,古音今少奏咸池"表达了对传统诗风的敬仰,同时也感叹现在很少有人能够演奏出真正的古典音乐美。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化的怀念和现实中的不满。

最后两句"谁云老子无呵导,塘上蛙声鼓吹随"则是自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艺术主张,不需要他人的指导和评价,就像塘上的蛙声自然而然,与世间的喧嚣相比,显得更加清新脱俗。整首诗流露出刘克庄对自己艺术道路的坚持与自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十二九日太慈寺前蚕市

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

老农肯信忧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

(0)

梦稚子

穷泉纤骨已成尘,幽草闲花二十春。

昔日相逢犹是梦,今宵梦里更非真。

(0)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居八咏.桐轩

朝阳升东隅,照此庭下桐。

菶菶复萋萋,居然古人风。

疏柯青玉耸,密叶翠羽蒙。

午景凝馀清,夕照当残红。

雨响甍栋外,风生户牖中。

主人政多暇,步赏常从容。

终当致威凤,览德鸣噰噰。

又将施五弦,解愠歌帝宫。

(0)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有伊人也非诞妄者盖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终疑之故作游仙曲五章以佐戏笑云·其五

柂师知子能操舟,稳过茫茫沧海流。

白浪驾天千万里,真令挂骨长鲸齿。

(0)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阀阅盛山西,朱门飏戟衣。

雅知名教乐,深笑宴游非。

一室琴书隘,三年园圃稀。

异时论事业,肯复让轻肥。

(0)

送晁校理知怀州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

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

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