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放此老,泛泛江湖游。
寄迹真浮梗,何心问撞舟。
路通颜氏濑,诗入米家流。
有子横舟在,白头高卧丘。
一舸放此老,泛泛江湖游。
寄迹真浮梗,何心问撞舟。
路通颜氏濑,诗入米家流。
有子横舟在,白头高卧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独自行舟于江湖之上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淡泊的心境。
首句“一舸放此老,泛泛江湖游”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画面:一位老者独自驾着小船,在广阔的江河中漂泊。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舟行图,也隐喻了人生的漂泊无定。接着,“寄迹真浮梗,何心问撞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漂泊感。老者如同随波逐流的浮梗,没有固定的归宿,也没有刻意去寻找什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事所累的态度。
“路通颜氏濑,诗入米家流”则展现了老者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他或许在心中追寻着古代文人雅士的足迹,如颜回般的生活环境,又或许在诗歌创作上受到米芾等大家的影响,追求艺术上的自由与个性表达。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有子横舟在,白头高卧丘”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画面。老者虽已年迈,但身边有子相伴,生活简单而满足。他选择在山丘上安度晚年,过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漂泊生活的反差,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肯定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舟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审美追求。
贱子久在野,低头事躬耕。
堂堂贤宰辅,胡为知姓名。
许辞庠序责,复假宾师称。
仰既惭简书,俯仍愧舆评。
公馆良宴会,文雅有馀清。
粲粲珠玉质,嗈嗈鸾凤声。
深意脩绠汲,雄辩四筵惊。
我衰但多感,一出宁非轻。
白日照天碧,耿耿梅花明。
城南有归路,西山能送迎。
江南有丘壑,我生良独閒。
秋风二三友,朅来游兹山。
山深不见寺,但见飞泉寒。
蛇行两山挟,天风鸣佩环。
青烟从何来,堕我前林端。
未知有径否,钟磬犹未残。
长歌万谷应,仰见数峰攒。
纡馀缘涧入,侧步寒云关。
豁然得空旷,聊复解破颜。
殿静藓花润,松危鹤声乾。
僧宝炯数珠,相我般礡观。
大开双白眼,应接几青鬟。
徘徊日已晚,人间行路难。
猛虎蔽丛薄,潜蛟漱风湍。
振衣出山去,大啸惊人寰。
我行厌尘役,爱山极幽阻。
及兹叩岩扃,浮岚薄窗户。
危石倚苍屏,盘盘一洞府。
邈哉混沌根,疏凿自太古。
或疑昏垫初,屹立中流许。
悬崖泻惊瀑,洒空作飞雨。
泓渟水镜虚,林影净可数。
石阑少流憩,樛枝啼翠羽。
山花明炫目,藓径劣容武。
陡上高明台,桑麻蔽村坞。
却笑群山卑,矜春相媚妩。
了如静者性,孤洁耻俗伍。
昔贤此鸣道,松风入谈麈。
教锋振群哇,朋簪谢华组。
末学分畛域,正道日榛莽。
嗟余嗜探赜,离索增叹怃。
入舟耿清梦,前溪听鸣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