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籁扬华斿,前驱驻外邮。
乃田依古重,肆觐以时修。
文母慈晖奉,仁皇家法留。
日中张羽盖,道左迓毡裘。
久矣皆归化,于焉尽仰流。
讵予恩有逮,嘉尔职诚酬。
扈从驰千旅,逶迤拥六虬。
来同思祖泽,长此勖怀柔。
爽籁扬华斿,前驱驻外邮。
乃田依古重,肆觐以时修。
文母慈晖奉,仁皇家法留。
日中张羽盖,道左迓毡裘。
久矣皆归化,于焉尽仰流。
讵予恩有逮,嘉尔职诚酬。
扈从驰千旅,逶迤拥六虬。
来同思祖泽,长此勖怀柔。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亲临博罗河屯,与四十八旗及喀尔喀青海各蒙古部落进行朝见的盛大场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礼仪细节,展现了皇家威仪与民族交融的和谐景象。
首句“爽籁扬华斿”以“爽籁”象征清风,与“华斿”(华丽的旗帜)相呼应,营造出庄严而祥和的氛围。接着,“前驱驻外邮”描绘了先遣队伍在沿途设置驿站的情景,预示着皇帝即将到达。
“乃田依古重,肆觐以时修”表明了这次朝见遵循传统,按时举行,体现了对历史传统的尊重。接下来,“文母慈晖奉,仁皇家法留”赞颂了皇帝的仁慈与智慧,以及对国家法度的坚守。
“日中张羽盖,道左迓毡裘”描述了皇帝在正午时分张开羽盖(一种遮阳的伞状物),在道路一侧迎接蒙古族的代表,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的重视与友好。
“久矣皆归化,于焉尽仰流”表达了长久以来各民族归顺朝廷,如今在此共同仰望皇帝的盛况。接着,“讵予恩有逮,嘉尔职诚酬”则强调了皇帝的恩泽遍及四方,对臣民的忠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回报。
最后,“扈从驰千旅,逶迤拥六虬”描绘了随行的队伍浩浩荡荡,蜿蜒前行的壮观景象。“来同思祖泽,长此勖怀柔”则寄寓了希望子孙后代能继承祖先的恩泽,继续推行怀柔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朝皇帝与蒙古部落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与和谐共处的关系,体现了盛世的繁荣与民族团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