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者馀金玉,所畏盗贼攻。
贫人迫饥寒,无奈四壁穷。
我今仰官给,政在贫富中。
虽无两者忧,归兴忽已浓。
同僚相掩覆,幸此东郭踪。
独念素餐者,幽暗弗汝容。
富者馀金玉,所畏盗贼攻。
贫人迫饥寒,无奈四壁穷。
我今仰官给,政在贫富中。
虽无两者忧,归兴忽已浓。
同僚相掩覆,幸此东郭踪。
独念素餐者,幽暗弗汝容。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以及官府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与干预。诗人张扩通过对比富者和贫者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生活困境的关注和同情。
首句“富者馀金玉,所畏盗贼攻”,描绘了富人拥有丰富的财宝,但担忧盗贼的侵扰,体现了财富与安全之间的矛盾。接着,“贫人迫饥寒,无奈四壁穷”两句,直接揭示了贫民因饥饿和寒冷而陷入绝望的状态,四壁穷困象征着生活的极端贫困。
“我今仰官给,政在贫富中”表明诗人作为官员,面对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试图通过官方救济来平衡社会秩序。然而,“虽无两者忧,归兴忽已浓”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
“同僚相掩覆,幸此东郭踪”可能意味着在官场上,同僚之间相互庇护,诗人或许找到了暂时的避风港。最后,“独念素餐者,幽暗弗汝容”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之人的谴责,认为他们不应存在于光明正大的社会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官员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性关怀的思考。
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
扶疏月殿影,雅澹道家装。阿谁倩、天女散浓香。
十分熏透霓裳。徘徊处,玉绳低转,人静天凉。
底事小山幽咏,浑未识清妍,空自情伤。
忆佳人、执手诉离湘。招蟾魄、和酒吸秋光。
碧云日暮何妨。惆怅久,瑶琴微弄,一曲清商。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不许、飞尘到。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
岩阴暝色归云悄。恨易失、千金笑。更逢何物可忘忧,为谢江南芳草。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