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续怀人诗·其三》
《己亥续怀人诗·其三》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荐贤略似孔文举,下狱还因吕步舒。

一编选佛科名录,便是司空城旦书。

(0)
鉴赏

这首诗《己亥续怀人诗(其三)》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他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诗中以“荐贤”与“下狱”的典故,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隐喻。

首句“荐贤略似孔文举”,引用了东汉末年名士孔融(字文举)推荐人才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贤士勇于举荐人才精神的赞美。孔融在当时政治动荡、人才辈出的背景下,以其卓越的识人之能,为后世留下佳话。此句通过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当代社会中人才选拔与推荐机制的期待与反思。

次句“下狱还因吕步舒”,则借用了三国时期吕布(字奉先)与步骘(字季良)的典故。步骘曾因推荐吕布而受到牵连,最终被贬入狱。这里以步骘的遭遇,暗喻了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或社会环境下,推荐贤才反而可能带来个人乃至家族的不幸。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教训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不公现象的忧虑。

第三句“一编选佛科名录”,将话题转向了佛教与世俗社会的联系。佛教中的“科名录”通常指的是记录僧侣修行成果的册子,这里借用这一概念,象征着某种选拔制度或评价体系。通过“选佛”这一比喻,诗人或许在探讨在世俗社会中,如何公正、合理地评价与选拔人才的问题,以及这种评价体系是否真正能够体现公平与正义。

最后一句“便是司空城旦书”,引用了古代刑罚之一的“城旦”(筑城)和“司空”(官职名),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司空城旦书,意味着在某种制度下,即使是最底层的劳役,也可能成为某些人追求的目标或手段。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也是对整个社会结构与价值取向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己亥续怀人诗(其三)》通过巧妙的典故运用与比喻,展现了黄遵宪对于历史、社会与人性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哲学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昔游诗十五首·其十

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

半空扫积雪,万万玉花凝。

或如生绡挂,或如薄雾横。

纷纷虎豹吼,往往蛟龙惊。

人语不相闻,溅雹漂风缨。

有鱼缘峭壁,上上终不停。

此中有神物,雷雨周八纮。

(0)

子陵祠堂后两崖对起可高百丈或者指为钓台

壁立双台百丈馀,如何竿线掷空虚。

时人不会先生意,只钓清名不钓鱼。

(0)

感山十咏·其二翠锁

浓绿滴湿衣,烟岚翠交锁。

名缰莫能絷,方此不失我。

(0)

木犀·其二

卖花担上买秋光,分贮冰壶沁晓凉。

滴取露珠供砚水,笔头已觉带天香。

(0)

登楼有怀

老愧凭阑目力昏,百年怀抱向谁论。

晴空雁起云边塞,夕照人归郭外村。

因记昔游惊迅晷,暂将离恨付清尊。

谁人肯似边居士,远驾朱轮过雀门。

(0)

万杉寺

栽培万杉树,延纳五峰云。

莲社松门接,陶居柳径分。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