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
半空扫积雪,万万玉花凝。
或如生绡挂,或如薄雾横。
纷纷虎豹吼,往往蛟龙惊。
人语不相闻,溅雹漂风缨。
有鱼缘峭壁,上上终不停。
此中有神物,雷雨周八纮。
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
半空扫积雪,万万玉花凝。
或如生绡挂,或如薄雾横。
纷纷虎豹吼,往往蛟龙惊。
人语不相闻,溅雹漂风缨。
有鱼缘峭壁,上上终不停。
此中有神物,雷雨周八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夔的《昔游诗十五首(其十)》,描绘了他在衡山下的游历所见。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流水注入朱陵潭的景象,积雪在空中被水流冲刷,仿佛万万玉花凝聚,展现出冰雪的晶莹剔透。水流或如轻纱悬垂,或如薄雾弥漫,增添了神秘感。他还描绘了水流冲击产生的声音,如同虎豹怒吼、蛟龙受惊,以及风雨交加的壮丽场景。
诗人通过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手法,刻画出一幅动态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山中蕴含的神奇力量。最后两句“有鱼缘峭壁,上上终不停”描绘了鱼类逆流而上的坚韧精神,而“此中有神物,雷雨周八纮”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自然力量和未知领域的敬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姜夔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扶馀真定事如何,奉使仙槎初渡河。
大野星摇闻戍角,海门月落起夷歌。
独来岛国衣冠古,每看天文涕泪多。
醉后醒来人不见,匣中长剑尽摩挲。
五月六月交,雨势昼夜大。
中宵闻嘂呼,巷屋纷倒坏。
朋亲断奔视,消息各狼狈。
忍盦庭柳拔,乙盦床书败。
经旬觏檐日,云意仍叆叇。
众情馀震惧,传说播灵怪。
乃云芦沟绝,蛟螭骋狡狯。
丰台十数乡,筑堰幸自卫。
河神蛇服出,巫语索祭赛。
方当风雨黑,昆明势尤倍。
神灯见十三,倏忽助澎湃。
或言乃龙目,激波涌堤外。
行宫墙甫合,荡突渺疆界。
奔腾谁能遏,阒若潮自退。
游幸非所宜,毋乃神祇戒。
老鼋过城隅,容与状无畏。
都人夙好事,填道杂粉黛。
阴奸竞得意,熟视但我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