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
《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全文
清 / 廖厚初   形式: 对联

象德服先畴,听传来一曲升平,击壤依然忘帝力;

敦仁安此土,待写出四民乐利,陈风宛欲谱豳诗。

(0)
鉴赏

这首对联巧妙地融合了古代典故与现代生活,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和谐的赞美。

上联“象德服先畴,听传来一曲升平,击壤依然忘帝力”引用了《击壤歌》的故事,象征着百姓在太平盛世中安居乐业,不再怀念帝王之力,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这里“象德服先畴”寓意以道德教化引领民众,使人们自觉遵守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听传来一曲升平”描绘了社会和谐、人民欢歌的景象,“击壤依然忘帝力”则表达了人民在享受生活时,内心深处对自然法则和道德力量的认同,而非单纯依赖外在权力。

下联“敦仁安此土,待写出四民乐利,陈风宛欲谱豳诗”则进一步阐述了以仁爱之心治理地方,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能获得幸福与利益。这里的“敦仁安此土”强调了以仁德为基础的社会治理理念,确保民众安居乐业。“待写出四民乐利”意味着通过政策或行动,使得农民、工匠、商人、士人等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便利。“陈风宛欲谱豳诗”借用《诗经·豳风》中的诗意,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即在安定富足的环境中,人们能够共享天伦之乐,社会呈现出和谐美好的图景。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精髓的传承,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人性中善良、互助精神的颂扬。

作者介绍

廖厚初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使台后圃八首·其一谛观室

优入圣贤域,湛然观道真。

一身浑是德,终日不违仁。

深静啼林鸟,虚明见隙尘。

篆畦凝碧缕,红烬白灰新。

(0)

次韵邓公阁睡起

归计宽为约,山行短作程。

旅亭惊午梦,布谷正催耕。

翰墨堪华国,云泉负此生。

一篇叙闲适,细味有馀情。

(0)

大沩山外侍者求诗

湘南古丛林,钟梵百世传。

大圆百丈来,缚屋岩石边。

焕然成宝坊,服用如诸天。

经今成几何,已逾三百年。

谁为中兴者,卓哉空印贤。

大钟日夕撞,圆音答山川。

衲子自成群,昼诵而夜禅。

道人旧未识,眉目何渊然。

乞诗亦不恶,篝灯临网笺。

人生等浮云,达者无后先。

我亦一戏耳,走笔成长篇。

(0)

寄郤子中学句

刚疏触时怒,发之投海山。

沛恩出意外,缧囚遂生还。

湘西谷量云,结屋清蘋湾。

举手弄云水,意适情自闲。

大藩英俊地,翰墨相追攀。

聚话兰丛秀,吐气雌霓弯。

我穷世讳见,所至特见删。

但馀遭夫子,时时客扣关。

迩来又识公,喜忘双鬓斑。

夷粹韵拔俗,简重语不烦。

人品有如子,合在台阁间。

归来梦西津,五峰解烟鬟。

故人讶归晚,负负愧在颜。

此诗虽梦语,亦足发天悭。

乃知忧患烈,不能镌冥顽。

遥想为一笑,秀句出饥寒。

(0)

赠别不愚首座

道人貂蝉后,骨面远瞻视。

少年憎俗子,竟以须发毁。

形骸已变尽,终不没豪气。

君看谈笑时,时复出奇伟。

湘西松下见,班草问行李。

问侬归何许,披须开笑齿。

名山皆吾家,况复生如寄。

意行吾车驰,身止吾驾税。

吾生天地间,大仓一稊米。

只今相会面,宁知非寄耳。

思归固偶然,吾诗聊一戏。

(0)

谢忠子出山

道人弃家年最少,毛骨稽山冰雪妙。

为余远出仙庐峰,云晴水寒秋自晓。

孤风峭世凤增击,高谊映人珠自照。

嗟余苦遭梦幻缠,龟囚蚕缚何时了。

明朝定向旧庐归,想见盘空云露小。

当期半夜立西风,月中拾取吹来啸。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