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界出尘表,孤标屹峥嵘。
直上凌半空,言是羽翼成。
迥梯接元气,磴道盘青冥。
雄观隘川岳,乃觉形神轻。
俯视寒渭白,平临终南青。
神州一掌中,双阙云端明。
穷历诸磴尽,飒然凉飙生。
千峰挂飞雨,秦塞何凄清。
早割区中缘,永怀参道情。
今日高兴尽,期君谢浮名。
香界出尘表,孤标屹峥嵘。
直上凌半空,言是羽翼成。
迥梯接元气,磴道盘青冥。
雄观隘川岳,乃觉形神轻。
俯视寒渭白,平临终南青。
神州一掌中,双阙云端明。
穷历诸磴尽,飒然凉飙生。
千峰挂飞雨,秦塞何凄清。
早割区中缘,永怀参道情。
今日高兴尽,期君谢浮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岑补阙及诸公一同攀登慈恩寺浮图的壮丽景象和深刻感悟。诗中以“香界出尘表,孤标屹峥嵘”开篇,将慈恩寺浮图置于超凡脱俗的境界之中,凸显其独立不群的姿态。接着,“直上凌半空,言是羽翼成”,形象地描绘了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壮志,仿佛羽翼已成,能够直冲云霄。
“迥梯接元气,磴道盘青冥”进一步渲染了攀登的高远与神秘,仿佛与天地相连,步步皆在苍穹之下。诗人通过“雄观隘川岳,乃觉形神轻”表达了登高后的豁然开朗与心灵的轻盈,似乎所有的烦恼与束缚都随风而去。
“俯视寒渭白,平临终南青”则展现了从高处俯瞰的壮丽景色,渭水如带,终南山色青翠,构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接下来,“神州一掌中,双阙云端明”更是夸张地描绘了视野之广,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长安城的宫阙在云端熠熠生辉。
“穷历诸磴尽,飒然凉飙生”描述了攀登至顶的过程,最终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疲惫,更有精神上的清凉与宁静。最后,“千峰挂飞雨,秦塞何凄清”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早割区中缘,永怀参道情”表达了诗人决心摆脱世俗的牵绊,追求内心的平静与道义的实践。“今日高兴尽,期君谢浮名”则是对这次登山经历的总结,希望与友人共同珍惜当下,远离虚名浮利,追求真正的内心满足与精神自由。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道义的深刻感悟。
笑平生活计,渺浮海,一虚舟。
任紫塞风沙,鸟蛮瘴雾,即处林丘。
天地几番朝暮,问夕阳、无语水东流。
白首王家年少,梦魂正绕扬州。凤城歌舞酒家楼。
肯管世闲愁。奈麋鹿疏情,烟霞痼疾,难与同游。
桃花为春憔悴,念刘郎、双鬓也成秋。
旧事十年夜雨,不堪重到心头。
喜气轩眉宇。□卢郎、风流年少,玉堂平步。
车骑雍容光华远,不似黄梁逆旅。
抖擞尽、貂裘尘土。
便就莫愁双桨去,待经过、苏小钱塘渡。
画图里,看烟雨。一樽邂逅歌金缕。
望晴川、炉峰瀑布,浪花湓浦。
老我三年江湖客,几度登临吊古。
怅日暮、家山何处。
别后江头虹贯日,想君还东观图书府。
天咫尺,听新语。
问东风何似,早吹绿、洞庭波。
要催起江头,梅妆的皪,柳态婆娑。
遥知玉墀鹓鹭,对青阳、绿禁郁嵯峨。
欢动云间阊阖,应收雪外蓬婆。谁将瑶瑟托湘娥。
颖客播弦歌。向执法森然,寿星明处,陡顿春多。
衡君也能三呼,更双成度曲奏云和。
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