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平生活计,渺浮海,一虚舟。
任紫塞风沙,鸟蛮瘴雾,即处林丘。
天地几番朝暮,问夕阳、无语水东流。
白首王家年少,梦魂正绕扬州。凤城歌舞酒家楼。
肯管世闲愁。奈麋鹿疏情,烟霞痼疾,难与同游。
桃花为春憔悴,念刘郎、双鬓也成秋。
旧事十年夜雨,不堪重到心头。
笑平生活计,渺浮海,一虚舟。
任紫塞风沙,鸟蛮瘴雾,即处林丘。
天地几番朝暮,问夕阳、无语水东流。
白首王家年少,梦魂正绕扬州。凤城歌舞酒家楼。
肯管世闲愁。奈麋鹿疏情,烟霞痼疾,难与同游。
桃花为春憔悴,念刘郎、双鬓也成秋。
旧事十年夜雨,不堪重到心头。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木兰花慢》描绘了一位历经沧桑的文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开篇以“笑平生活计,渺浮海,一虚舟”起笔,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将人生比作漂泊在浩渺大海上的小舟,轻描淡写中寓含深沉的人生感慨。
接着,“任紫塞风沙,鸟蛮瘴雾,即处林丘”描绘了主人公所经历的艰辛环境,无论是在边塞的风沙还是南方的鸟蛮瘴气中,他都选择在山林丘壑间度过。这里展现出他的坚韧和淡然。
“天地几番朝暮,问夕阳、无语水东流”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夕阳无声地西下,流水无声地东流,暗示着主人公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他年轻时曾在王家显赫,但如今已白发苍苍,梦中仍萦绕着昔日扬州的繁华。
“凤城歌舞酒家楼。肯管世闲愁”描述了京城的热闹景象,然而这些热闹与他的内心世界无关,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无法排遣的忧愁。接下来,“奈麋鹿疏情,烟霞痼疾,难与同游”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由于性格使然,难以真正融入其中。
“桃花为春憔悴,念刘郎、双鬓也成秋”借桃花凋零比喻自己年华老去,感叹时光如流水,双鬓斑白。最后,“旧事十年夜雨,不堪重到心头”以十年前的夜晚回忆,再次勾起心中难以承受的往事,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过去的追忆。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萱叶何青青,萱花何盈盈。
花繁识土沃,叶盛由根萌。
霜台有客双瞳清,爱花惟恐花飘零。
花前歌舞花下行,绣衣光与花争明。
我对花忘忧,花向我欲语。
我心见花即欢乐,花亦相迎共相与。
白日迟迟行,流年迟迟过。
春归花若老,我心将奈何。
但愿此花长在目,老不迁官心亦足。
我生忆当年少时,清狂纵逸谁能羁。
杖头百钱一壶酒,布袜青鞋随所之。
不肯低头学干谒,每向名山访幽绝。
片帆晴度浙江涛,疋马寒冲蓟门雪。
黄河西来一带横,岷江东下连沧溟。
望中惟觉隘寰宇,物外尚欲登蓬瀛。
年来潦倒浑无用,疾气攻身常隐痛。
稍因休暇辄欲眠,并舍相呼懒行动。
矧并感荷君恩深,优容散逸居词林。
私怀固有寻山约,激切难忘恋阙心。
云水烟霞应宿好,静自寻思还自笑。
至今天姥与匡庐,清夜犹能梦中到。
深师乃是学佛人,与予似有三生因。
岭上孤云久为伴,天涯片月长随身。
清容磊落苍厓古,破衲斓斑杂缯补。
不惟潭底解降龙,才遇山深即驯虎。
初从云中登五台,淮流杯渡江云开。
少林长芦虽古刹,丛林须向京都来。
京都诸山遍游瞩,犹能过我蓬庵宿。
对榻听残上苑钟,论诗剪尽西窗烛。
相看身世总忘机,水自潺潺云自飞。
师利远寻居士室,大颠留却使君衣。
无心偶尔欣相遇,又复飘然拂衣去。
问师此去游何方,多半名山我游处。
大江南北浙东西,是处堪行路不迷。
试觅名山最奇处,石间多有我留题。
《送深上人湛然游方》【明·王绂】我生忆当年少时,清狂纵逸谁能羁。杖头百钱一壶酒,布袜青鞋随所之。不肯低头学干谒,每向名山访幽绝。片帆晴度浙江涛,疋马寒冲蓟门雪。黄河西来一带横,岷江东下连沧溟。望中惟觉隘寰宇,物外尚欲登蓬瀛。年来潦倒浑无用,疾气攻身常隐痛。稍因休暇辄欲眠,并舍相呼懒行动。矧并感荷君恩深,优容散逸居词林。私怀固有寻山约,激切难忘恋阙心。云水烟霞应宿好,静自寻思还自笑。至今天姥与匡庐,清夜犹能梦中到。深师乃是学佛人,与予似有三生因。岭上孤云久为伴,天涯片月长随身。清容磊落苍厓古,破衲斓斑杂缯补。不惟潭底解降龙,才遇山深即驯虎。初从云中登五台,淮流杯渡江云开。少林长芦虽古刹,丛林须向京都来。京都诸山遍游瞩,犹能过我蓬庵宿。对榻听残上苑钟,论诗剪尽西窗烛。相看身世总忘机,水自潺潺云自飞。师利远寻居士室,大颠留却使君衣。无心偶尔欣相遇,又复飘然拂衣去。问师此去游何方,多半名山我游处。大江南北浙东西,是处堪行路不迷。试觅名山最奇处,石间多有我留题。
https://shici.929r.com/shici/qTB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