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嫌路远,谓是马蹄忙。
归去怨程近,谁怜驼鼻疡。
人情堪体验,物理动参商。
始识无为贵,行将论达庄。
初来嫌路远,谓是马蹄忙。
归去怨程近,谁怜驼鼻疡。
人情堪体验,物理动参商。
始识无为贵,行将论达庄。
这首诗通过对比初来与归去的感受,以及对人情物理的反思,表达了对“无为”之贵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初来时因路途遥远而感到厌烦,认为是马蹄的忙碌所致;而归去时却因路程短而抱怨,感叹于驼鼻的疼痛。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不同态度和感悟。
接着,诗人深入探讨了人情与物理之间的关系,指出人情世故往往需要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体会,而自然界中的规律则常常让人深思。通过“始识无为贵”,诗人强调了顺应自然、不强求的道理,这与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思想相呼应。最后,“行将论达庄”则表明诗人不仅在实践中领悟了这一道理,还准备将其理论化,进一步阐述道家思想的精髓。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家哲学的认同与实践。
兰舟日行迈,河关多苦辛。
远与亲交别,旷望立风尘。
是时春向暮,冉冉柔条新。
余行独逶迤,留滞京洛滨。
千里困长道,十载为羁臣。
驽马厌驱策,委盖愁逡巡。
惟是心虑烦,未能释朱轮。
铅刀虽黾勉,岂无一割勤。
绮琴中自理,讵念知音人。
寄言同心客,屈曲聊以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