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沥檐声彻晓流,纱幮欹枕兴悠游。
那无诗句酬壬部,应有农耕趁夏畴。
听里浑忘终夜寐,欢馀还忆半年愁。
敢将宴乐承天贶,益励乾乾省进修。
滴沥檐声彻晓流,纱幮欹枕兴悠游。
那无诗句酬壬部,应有农耕趁夏畴。
听里浑忘终夜寐,欢馀还忆半年愁。
敢将宴乐承天贶,益励乾乾省进修。
此诗《夜雨》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深夜雨声不绝于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首句“滴沥檐声彻晓流”生动地描绘了雨水从屋檐滴落,直至清晨仍未停歇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感觉。接着,“纱幮欹枕兴悠游”一句,通过描述诗人斜倚在床头,享受着这自然的音乐,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那无诗句酬壬部,应有农耕趁夏畴”两句,表达了诗人虽无心创作诗句,但对农事的关注和对季节更替的敏感。这里“壬部”可能是指与农业相关的官署或职位,诗人似乎在思考农事与自然节律的关系,体现了他对社会生活的关注。
“听里浑忘终夜寐,欢馀还忆半年愁”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体验,夜晚聆听雨声,竟让人忘记了睡眠,欢愉之余又回想起过去的忧愁,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最后,“敢将宴乐承天贶,益励乾乾省进修”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赐予的宴乐之乐,不敢轻易接受,而是更加努力地自我提升,追求精神上的成长。这种谦逊与上进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积极的人生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夜雨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社会以及个人修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绵上山何高,千盘临绛水。
有蛇伏其中,依依母与子。
岂无从龙功,贪天窃所耻。
悬书在宫门,山中呼不起。
烈火被林皋,象焚良以齿。
生岂薄君恩,所愿从母死。
峨峨山上祠,郁郁松与梓。
至今寒食时,行人伤遗垒。
褰裳涉三山,泛驾骋九州。
秦皇与周穆,往事良悠悠。
伊人事卜筑,乃在青门陬。
寒泉莹碧沼,丛篁间绿畴。
菰蒲覆深浅,鸂鷘信沉浮。
岂云甘离索,聊以供息游。
空潭潜赤鲤,巨壑壑苍虬。
愿展云中翼,蓬蒿安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