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
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
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
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
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
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
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生活场景。首句“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展现出了主人对居所的精心布置与清洁,通过扫除杂乱,修剪不必要的植物,使得居住环境变得清新自然,新置的卧榻周围生长着青苔,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古朴之感。
接着,“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两句,通过动态的舟行与犬吠,展现了与外界的微妙联系,同时也暗示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共处。水面上的帆影与岸上的犬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活力。
“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则进一步描绘了居住环境的高雅与清幽。在寒冷的霜晨与皎洁的月夜,诗人以梅花作为陪伴,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象征着高洁的人格与精神追求。梅花的种植,更寓意着主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修养的思考与追求。莲花不限于满池盛开,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宽广,不被世俗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这里的心法,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修炼,强调的是内在世界的丰富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
笔精墨妙,风雅相尚,当年尔尔。
论戈磔、争誇典午,人擅韭花兼虿尾。
谁第一、是右军逸少,庾翼家鸡莫比。
有妙帖、鹅群裹鲊,神迹尤矜修褉。
一自赚入梧宫闭。伴宝衣、长殉幽翳。
还幸得、拓来定武,石本离离腾古翠。
视淳化、与光和儿辈。色斗鸡彝象簋。
供历代、君臣清赏,流遍深宫禁邸。
人世沧桑,阅几度、劫灰马矢。
唉龙僵虎踣,波及鲁鱼亥豕。揩老眼、向残缣里。
滴透铜仙泪。痛多少、玉碗珠箱,鬼卖长陵夜市。
屐印苍苔罅。恰经过、故人为我,摘蔬蒸鲊。
酒后烛花争怒裂,飒飒霜飙酸射。
笑李蔡、为人中下。
身似江潭流落伎,但开元、旧事重提怕。
银筝在,梁尘挂。牙签列屋香芸洒。
尚依然、炉薰碗茗,法书名画。
八载离情何处写,赢得琮琤檐马。
被一夜、西风乱打。
草没吴宫人去久,算堂前、燕子无存者。
罗襟酒,任沾藉。
弄晴天,红蔷十丈,盈盈媚初夏。闹花小架。
恰倒影回塘,绿水如画。柔条乱舞银墙罅。
胭脂千斛泻。笼绣槅、低枝近手,偏将鸳袂惹。
老松拿云吼涛声,繁英争蔓引,松身都化。
似天半,作势处,烛龙将下。
看灼灼、猩肌万点,照十二、楼前浑不夜。
还则虑、晚来风雨,红颜偏早嫁。
霜红露白,借城南佳处,一餐秋菊。
更值群公连袂到,夹巷雕鞍绣轴。
一抹红霞,三分明月,此景扬州独。
挥杯自笑,吾生长是碌碌。
且喜绝代娥媌,元机娣姒,风致偏妍淑。
恼乱云鬟多刺史,何况閒愁似仆。
小逗琴心,轻翻帘额,一任颠毛秃。
倚阑吟眺,云鳞坟起如屋。
董公健者,到秦川、正看秦时明月。
立马灞陵桥上望,极目应添白发。
驰道云埋,重关日落,金铁争摩切。
慷慨怀古,西风飒飒难歇。
今夜客饯青门,马嘶珠络,好遣离愁豁。
高处凭阑飞火树,光映凤城如雪。
暂领河湟,旋朝京阙,丹槛看重折。
木皮岭上,燕书休使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