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犯.咏竹逸宅内蔷薇》
《花犯.咏竹逸宅内蔷薇》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花犯

弄晴天,红蔷十丈,盈盈媚初夏。闹花小架。

恰倒影回塘,绿水如画。柔条乱舞银墙罅。

胭脂千斛泻。笼绣槅、低枝近手,偏将鸳袂惹。

老松拿云吼涛声,繁英争蔓引,松身都化。

似天半,作势处,烛龙将下。

看灼灼、猩肌万点,照十二、楼前浑不夜。

还则虑、晚来风雨,红颜偏早嫁。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蔷薇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蔷薇在晴空下的美丽姿态,其十丈之长,盈盈初夏,娇艳欲滴。通过“闹花小架”、“恰倒影回塘,绿水如画”的描写,展现了蔷薇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柔条乱舞,如同银墙缝隙中流淌的胭脂千斛,色彩斑斓。低枝近手,仿佛特意为人们提供亲近的机会,甚至将鸳袂(衣袖)轻轻撩动。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了老松,其拿云之姿,犹如龙吼涛声,与繁英争蔓,松身化为绿意盎然的背景。这一段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松与蔷薇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人运用“似天半,作势处,烛龙将下”来形容这一场景,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美丽景象的欣赏之情,“看灼灼、猩肌万点,照十二、楼前浑不夜”,即在这样的美景下,即使到了夜晚也仿佛白昼一般明亮。然而,诗人也略带忧虑地提到“还则虑、晚来风雨,红颜偏早嫁”,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蔷薇在夏日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易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京兆府初赴同天节宴诗二首·其二

五帝今云六,君王合万年。

日长迟漏水,风细驻炉烟。

想像联朝佩,欢呼捧御筵。

喜深恩更远,不竭似秦川。

(0)

走笔依韵和杨进士倜登南楼之作

当年割据属英雄,楼观诚奢物产穷。

藩镇一归平削后,关河尽入照临中。

离宫此日号大壮,织杼无人歌小东。

全魏万家今乐业,衮衣惟恐迓周公。

(0)

别王彦祖宫赞

别襟曾判宋玉台,魏北相逢一笑开。

帅府红莲曾入幕,公堂黄菊偶衔杯。

未应许国全无策,祇恐趋时自有才。

且置功名归度外,诗筒频附塞鸿来。

(0)

羽师院假山

累石作危峰,轩然曲沼中。

山形在眉睫,人意自衡嵩。

影骇鱼虾避,路疑猿鸟通。

宦途尤巧险,匠手莫言工。

(0)

仲春感怀

春色愁边已不浓,眼开天地久阴中。

乱红杂下残花雨,暗绿兼飞弱柳风。

生计荒芜有酒盏,交期零落减诗筒。

多情惟有堂前燕,来往贫家与旧同。

(0)

予在病告君玉见过翌日成短篇奉招

官居冷落人稀到,病枕攲移日几回。

薄宦淹留无处说,平生怀抱为君开。

盘中饤饾延粗饭,瓮面澄凝泛好醅。

更有无穷欲言事,可能重跨蹇驴来。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