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晴天,红蔷十丈,盈盈媚初夏。闹花小架。
恰倒影回塘,绿水如画。柔条乱舞银墙罅。
胭脂千斛泻。笼绣槅、低枝近手,偏将鸳袂惹。
老松拿云吼涛声,繁英争蔓引,松身都化。
似天半,作势处,烛龙将下。
看灼灼、猩肌万点,照十二、楼前浑不夜。
还则虑、晚来风雨,红颜偏早嫁。
弄晴天,红蔷十丈,盈盈媚初夏。闹花小架。
恰倒影回塘,绿水如画。柔条乱舞银墙罅。
胭脂千斛泻。笼绣槅、低枝近手,偏将鸳袂惹。
老松拿云吼涛声,繁英争蔓引,松身都化。
似天半,作势处,烛龙将下。
看灼灼、猩肌万点,照十二、楼前浑不夜。
还则虑、晚来风雨,红颜偏早嫁。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蔷薇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蔷薇在晴空下的美丽姿态,其十丈之长,盈盈初夏,娇艳欲滴。通过“闹花小架”、“恰倒影回塘,绿水如画”的描写,展现了蔷薇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柔条乱舞,如同银墙缝隙中流淌的胭脂千斛,色彩斑斓。低枝近手,仿佛特意为人们提供亲近的机会,甚至将鸳袂(衣袖)轻轻撩动。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了老松,其拿云之姿,犹如龙吼涛声,与繁英争蔓,松身化为绿意盎然的背景。这一段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松与蔷薇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人运用“似天半,作势处,烛龙将下”来形容这一场景,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美丽景象的欣赏之情,“看灼灼、猩肌万点,照十二、楼前浑不夜”,即在这样的美景下,即使到了夜晚也仿佛白昼一般明亮。然而,诗人也略带忧虑地提到“还则虑、晚来风雨,红颜偏早嫁”,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蔷薇在夏日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易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当年割据属英雄,楼观诚奢物产穷。
藩镇一归平削后,关河尽入照临中。
离宫此日号大壮,织杼无人歌小东。
全魏万家今乐业,衮衣惟恐迓周公。
春色愁边已不浓,眼开天地久阴中。
乱红杂下残花雨,暗绿兼飞弱柳风。
生计荒芜有酒盏,交期零落减诗筒。
多情惟有堂前燕,来往贫家与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