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襟曾判宋玉台,魏北相逢一笑开。
帅府红莲曾入幕,公堂黄菊偶衔杯。
未应许国全无策,祇恐趋时自有才。
且置功名归度外,诗筒频附塞鸿来。
别襟曾判宋玉台,魏北相逢一笑开。
帅府红莲曾入幕,公堂黄菊偶衔杯。
未应许国全无策,祇恐趋时自有才。
且置功名归度外,诗筒频附塞鸿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赠给友人王彦祖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别后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友人才华和抱负的赞赏。首句“别襟曾判宋玉台”暗示了深厚的友情和分别的感慨,如同宋玉的离别之情。第二句“魏北相逢一笑开”描绘了两人在北方重逢时的欢快场景。
接下来,“帅府红莲曾入幕”提及友人曾在重要的官署任职,暗示其地位和才能,而“公堂黄菊偶衔杯”则描绘了他们在公堂之上偶尔共饮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闲适和友情的亲近。诗人认为王彦祖虽然可能没有直接为国家出谋划策,但“未应许国全无策”,表明他对友人的能力有信心。
最后两句“且置功名归度外,诗筒频附塞鸿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超脱于世俗功名之外,享受诗歌创作的乐趣,通过书信往来保持联系,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共同爱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赞扬了友人的才华,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理解。
秋风吹荡秦淮白,老翁独行成落魄。
故交死丧新知少,晚逢公子敬爱客。
牙签玉轴绫缥湘,贯虹妙墨千金藏。
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
我如落叶枯桐峻,寒声时起无妍润。
莫愁湖上可怜春,花柳宜君美才俊。
何事爱我诗句奇,往往耽吟烛花烬。
谓当四海同一情,更召木工急雕印。
桂花落尽黄花开,我为扶筇时一来。
念子严君连帅首,心悯民忧走群部。
公子闭门止读书,不近少年亲老叟。
异哉公子今安有,古有名家继前后,最子以方报琼玖。
越乡兮深处,姚江兮攸注。
将考筑于盘涡,遂逸钓于幽渚。
春日兮载阳,桂楫兮兰桨。
泛中流兮容与,榜人歌兮慨慷。
揽物华之骀荡,鉴水德之灵长。
朝骋骛兮天姥,夕弭节兮雷门。
临禹穴以探秘,溯耶溪而讨源。
起渭滨兮捐吾土,济商川兮排帝阍。
沧波怅公子,芳草忆王孙。春来脉脉,江注悠悠。
河清不可俟,胡为久淹留。
羌铭功于石室,终毕愿乎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