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咏诗·其三苦》
《六咏诗·其三苦》全文
明 / 德清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梦入大火聚,怕怖多慞惶。

正当苦恼时,滴水便清凉。

水尽火复然,念慕何慨慷。

及至醒眼观,向者谁悲伤?

(0)
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为引子,描绘了人在苦恼中寻求解脱的心理状态。诗人通过“梦入大火聚”这一形象化的描述,将内心的痛苦与外界的灾难相联系,表现了人在极端困境下的恐惧与不安。“怕怖多慞惶”直接点出了这种情绪的强烈程度。

接着,“正当苦恼时,滴水便清凉”,这句转折巧妙,暗示了在极度痛苦中,哪怕是一点微小的希望或安慰也能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解脱。水在这里象征着希望与救赎,滴水之凉意仿佛是心灵得以暂时冷却的象征,让人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线光明。

然而,“水尽火复然”,当希望消逝,现实的苦难再次袭来,人的情感又陷入了深深的慨叹之中。这里使用了“火”与“水”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希望与绝望之间的矛盾与循环,以及人在面对无常命运时的无力感。

最后,“念慕何慨慷”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这句话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反思。

“及至醒眼观,向者谁悲伤?”则以反问收尾,引人深思。它不仅询问过去的悲伤是否真的存在过,更是在探讨人在经历痛苦后,是否能够从中获得成长与领悟,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人在面对苦难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洞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德清
朝代:明

(?—1623)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
猜你喜欢

南烛草木

驻采还年枉费功,羞将老色照青铜。

仙方石䭀无消息,南烛垂珠颗颗红。

(0)

郧口

我行去此二十年,郧水不改流潺湲。

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鸾独腾骞。

今人随我不知昔,我记昔游何处言?

泪向幽襟落如泻,况闻江汉断肠猿。

(0)

遣兴安州

青灯斗鼠窥寒砚,落月啼乌送迥笳。

江汉置身贫作客,溪山合眼梦还家。

百忧忽忽丹心破,万事悠悠两鬓华。

谁与健帆先度鸟,更无留滞向天涯。

(0)

康定军使高秘丞自襄阳司农寺勾业寺丞自光化相继迁拜签判程殿丞受代还朝预有惜别之意辄书长句奉呈

千里分符汉上城,为僚方喜得时英。

已无楚泽行吟意,便有南阳坐啸名。

骥力用来精爽紧,鹓行归去羽翰轻。

须知别后狂山简,梦寐清谈鄙吝生。

(0)

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

锦袍周卫一番新,警跸朝严下紫宸。

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

行齐鹓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

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

(0)

寒食雨霁

乱云将雨趁狂风,扫溉氛埃瞬息中。

指点山川开净绿,按行花草失攲红。

槐榆改火年年事,箫鼓迎神处处同。

自是平生观物化,不因春去始知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