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银河夜度霜,针楼无语理寒裳。
独怜孤影灯前共,谁惜芳颜镜里妆。
关塞月明归梦杳,江湖天远别情长。
流华不与人相待,寂寞兰帏在一乡。
秋入银河夜度霜,针楼无语理寒裳。
独怜孤影灯前共,谁惜芳颜镜里妆。
关塞月明归梦杳,江湖天远别情长。
流华不与人相待,寂寞兰帏在一乡。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秋闺怨次斗山韵》描绘了一幅秋夜闺中女子的孤独画面。首句“秋入银河夜度霜”以秋夜银河的冷清暗合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次句“针楼无语理寒裳”写女子在寂静的夜晚默默缝制衣物,无声的动作表现出她的沉思和哀愁。
“独怜孤影灯前共”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孤单,她只有孤影相伴,无人分享这份凄凉。接下来,“谁惜芳颜镜里妆”表达了女子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独自对着镜子装扮,却无人欣赏。
“关塞月明归梦杳”借明亮的月光和遥远的关塞,寄托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江湖天远别情长”则强调了离别的绵长和内心的苦涩。最后两句“流华不与人相待,寂寞兰帏在一乡”直抒胸臆,感叹韶华易逝,自己在寂寥的乡村中独自承受着岁月的流转和情感的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闺中女子在秋夜的孤独与哀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一别俄然十二春,男儿志气可因循。
简编少见承平日,世路稀逢磊落人。
未免驱驰从县道,已甘荣悴任天钧。
惟君知我须同醉,且喜清时禄逮亲。
菊花初抱叶,始见春光来。
绿蓓今著花,又见秋风回。
高天不容土,白日安可栽。
一世如大疟,寒暑还相催。
使我明镜匣,羞为苍颜开。
流年可奈何,独有金螺杯。
閒秋无丈尺,付与令剪裁。
况兹佳节近,秋日宜楼台。
菊花又密闹,烂若金缕堆。
如何不自乐,行绕空徘徊。
秋风不惜花,即见飞苍苔。
惟此一樽酒,万事皆尘埃。
独绕栏干正惜春,不堪西望陇头云。
弄烟细柳才三尺,著地残花厚一分。
梁苑草深平似熨,秦关山煖翠如薰。
骑鲸李白时过我,未引金尊先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