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寰宇,恭已岩廊。属意在耕桑。
爱民利物,德迈陶唐。跻俗尽淳庞。
开千亩、帝籍神仓。举彝章。祗祓坛场。为农事祈祥。
涓辰行礼,节物值春阳。罄齐庄。明德荐馨香。
宫禁邃,嫔妃并御侍,穜稑献君王。
中闱表率,阴教逾光。帐殿霭熉黄。
梐枑设、翠幕高张。庆云翔。
樽罍陈酒醴,金石奏宫商。神灵感格,岁岁富仓箱。
庆明昌。行旅不赍粮。
临寰宇,恭已岩廊。属意在耕桑。
爱民利物,德迈陶唐。跻俗尽淳庞。
开千亩、帝籍神仓。举彝章。祗祓坛场。为农事祈祥。
涓辰行礼,节物值春阳。罄齐庄。明德荐馨香。
宫禁邃,嫔妃并御侍,穜稑献君王。
中闱表率,阴教逾光。帐殿霭熉黄。
梐枑设、翠幕高张。庆云翔。
樽罍陈酒醴,金石奏宫商。神灵感格,岁岁富仓箱。
庆明昌。行旅不赍粮。
这是一首描写皇帝亲自参加农事活动,祈求丰收的诗。诗中的“临寰宇,恭已岩廊”表达了帝王亲临田间的情景,表现出对农业的重视。“属意在耕桑”则进一步强调了帝王对于农业生产的关心和期望。“爱民利物,德迈陶唐”说明帝王以古代圣明君主为榜样,致力于民众的福祉和国家的繁荣。接着“跻俗尽淳庞”、“开千亩、帝籍神仓”描述了帝王推动农业生产,开垦土地,以期丰收的积极措施。
“举彝章。祗祓坛场。为农事祈祥。”则是诗人描绘出一种祭祀活动的情景,表达了帝王通过祭礼来祈求天神保佑农业生产顺利的愿望。“涓辰行礼,节物值春阳”、“罄齐庄。明德荐馨香”则是对这场祭祀活动的具体描写,强调了仪式的庄严和帝王美好的德行。
“宫禁邃,嫔妃并御侍,穜稑献君王。”这里诗人转向了皇宫内部的情形,描述了后宫女性也参与到祭祀活动中来。“中闱表率,阴教逾光”则是对帝王品德的赞颂,意指帝王的教化如同阳光般普照大地。接下来的“帐殿霭熉黄。梐枑设、翠幕高张。”描绘了皇宫内外庄严而华丽的景象。
最后,“庆云翔。樽罍陈酒醴,金石奏宫商。神灵感格,岁岁富仓箱。”表达了祭祀活动结束后的一种喜悦和期待,帝王为民众祈求丰收而举杯祝福,同时通过音乐来赞美神灵,希望每年都能有一个丰饶的收成。全诗以“庆明昌。行旅不赍粮。”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帝王巡视时无需携带粮食的理想状态,暗示了一种太平盛世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亲耕籍田、祭祀天神以及后宫女性参与等一系列活动,展现了帝王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心,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农业的依赖程度及对丰收的渴望。
解绶归来岁屡迁,颂声长自满三川。
牛刀故忆武城宰,凫舄难忘叶县仙。
百里花光馀制锦,一堂琴韵彻烹鲜。
政成渤海犹文法,学本江门只自然。
虚拟听莺徵拜阙,旋看携学赋归田。
循良孰与廉三异,父老徒闻费一钱。
畏路初回九折坂,扁舟长傍五湖烟。
渊明遗世觉今是,潘岳閒居善自全。
心事平生端不愧,口碑载道久逾坚。
羽仪忆昨归三纪,眉寿于今且百年。
俎豆宫墙依上圣,春秋秩祀继群贤。
由来去后思方切,赫赫何名好为传。
天中将届候,万绿翳林坰。
潮涌江光白,云含野色青。
中流看鼓柁,客子到扬舲。
艺苑怜才富,汪波慕德馨。
相怀悬岭树,乍合似风萍。
弭棹随鸥侣,维舟伴鹤汀。
垂杨烟袅袅,深竹雨冥冥。
客思偏多感,行踪喜暂停。
为郎淹粉署,念旧叩柴扃。
未许即同醉,依然尚独醒。
中郎能倒屣,鄙吝切仪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