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将届候,万绿翳林坰。
潮涌江光白,云含野色青。
中流看鼓柁,客子到扬舲。
艺苑怜才富,汪波慕德馨。
相怀悬岭树,乍合似风萍。
弭棹随鸥侣,维舟伴鹤汀。
垂杨烟袅袅,深竹雨冥冥。
客思偏多感,行踪喜暂停。
为郎淹粉署,念旧叩柴扃。
未许即同醉,依然尚独醒。
中郎能倒屣,鄙吝切仪刑。
天中将届候,万绿翳林坰。
潮涌江光白,云含野色青。
中流看鼓柁,客子到扬舲。
艺苑怜才富,汪波慕德馨。
相怀悬岭树,乍合似风萍。
弭棹随鸥侣,维舟伴鹤汀。
垂杨烟袅袅,深竹雨冥冥。
客思偏多感,行踪喜暂停。
为郎淹粉署,念旧叩柴扃。
未许即同醉,依然尚独醒。
中郎能倒屣,鄙吝切仪刑。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前一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首联“天中将届候,万绿翳林坰”以季节变换为背景,描绘出夏日绿意盎然的景象,预示着端午节的到来。接着,“潮涌江光白,云含野色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江面的波光与天空的云彩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
“中流看鼓柁,客子到扬舲”则转而聚焦于人物活动,通过“鼓柁”和“扬舲”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乘船过江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友人黄季重即将到达的期待与喜悦。接下来的“艺苑怜才富,汪波慕德馨”两句,表达了对黄季重才华与品德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相怀悬岭树,乍合似风萍”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朋友间深厚的情感,如同山间的树木与漂浮的萍草,虽分散却心系一处。随后的“弭棹随鸥侣,维舟伴鹤汀”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主题,通过与鸥鸟、鹤的和谐共处,象征了友谊的自由与纯净。
“垂杨烟袅袅,深竹雨冥冥”描绘了一幅雨后静谧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与上文的欢快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最后,“客思偏多感,行踪喜暂停”表达了诗人对黄季重到来的喜悦与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为郎淹粉署,念旧叩柴扃”则透露出诗人对黄季重官场生涯的关注与怀念,以及对过去友情的深深眷恋。全诗在“未许即同醉,依然尚独醒”中收尾,既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又展现了诗人独立思考的一面,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端午节前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还蕴含了对友情、才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天地有明晦,大道无古今。
但使藩篱固,物交岂能侵。
先生阐绝学,奥义窥精深。
易简握要枢,翕辟在一心。
说诗持其柄,片语蔽贞淫。
诸经本同源,尼聃无商参。
乘彼王乔舄,鸣兹单父琴。
山林避不若,畏如神禹金。
我一风尘士,垂老始投簪。
每于仙吏堂,屏息奉德音。
传灯资觉路,四座共照临。
知及不能守,日与世浮沉。
皎皎天上月,众壑分晴阴。
磊磊涧中石,异苔而同岑。
暗室生虚白,恍惚不可寻。
执鞭吾所愿,西日已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