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中书来》
《南中书来》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君书问风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

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zhōngshūlái
táng / liú

jūnshūwènfēngjiēyánzhōu
yínduōqīngguǐrénshǎobáitóu

qíngpiānzàixiāngwéiqiū
měixiàncháozōngshuǐménqiánjìnliú

注释
君:你。
书:书信。
风俗:风土人情。
此地:这个地方。
炎州:炎热的地区。
淫祀:过多的不正当祭祀。
青鬼:青面獠牙的神灵。
居人:居民。
白头:白发,长寿的人。
旅情:在外的情感。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岂唯:岂止。
朝宗水:朝向大海的流水。
门前:家门前。
尽日:整天。
翻译
你来信询问这里的风土人情,这个地方靠近炎热的地区。
过多的不正当祭祀活动,多出青面獠牙的神灵,居民中很少有人能活到白头。
在外游子的情感尤其在夜晚涌上心头,对家乡的思念岂止是在秋天呢。
我常常羡慕那朝向大海的流水,它每天从我家门前流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感受和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开篇“君书问风俗, 此地接炎州”,表明诗人通过书信了解远方的习俗,自己所处之地紧邻炎热的地区,可能是在南方某个地方。"淫祀多青鬼"一句,暗示当地宗教信仰或是巫术活动较为盛行,同时也反映出地方上一些不太光明的事情。

"居人少白头"则形象地表达了当地人口稀少,而且年纪大的人也不多,给人以荒凉与凄清之感。"旅情偏在夜"和"乡思岂唯秋"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游子情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家乡的感觉尤为强烈,而这种对故土的思念并非只有在秋天才会涌上心头。

最后两句“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通过对清晨山谷中流淌不息之水的羡慕,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整首诗情真意切,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是日遂游琼岛趯台诸胜即景杂咏八首·其四

蕉园迤逦命轻舆,冰不胜床舟碍诸。

未肯湖心事椎凿,多人劳作每廑予。

(0)

赋得西山积雪

东皇为玉戏,粉绘展遥屏。

汗漫凝寒霭,威纡接窈冥。

峦皴连汉白,峰隐插霄青。

爱凭当西牖,无殊据胜亭。

古香曹氏轴,逸韵谢家庭。

别有忻怀处,甘膏遍麦町。

(0)

古中盘

石磊千仞冈,林疏一线天。

是中有佳处,单骑相沿缘。

既穷外狭得中宏,红墙才见罗花宫。

初地未许容易到,尚步丹梯百十重。

调御对我无一语,拈花似示真宗所。

旁有精舍可周旋,凭窗万象纷来侣。

海气蓊匼襟袖间,因之飞兴蓬莱山。

安期羡门至今在,未改鹤发青童颜。

刘郎脱屣真痴情,后来仙者何无名。

点笔欲辨沧桑事,田盘先生笑失声。

(0)

宿云檐

写楹才见一丝铺,近巘遥峦乍有无。

五里张公真小矣,千年米老尚存乎。

衣衫常虑沾霉润,步武偏教绕径纡。

何必虞臣进歌颂,山庄揽结作清娱。

(0)

中秋夜再成三首·其一

夕阳开霁叠鱼鳞,入夜全晴朗一轮。

自是大千同见此,当前会者越精神。

(0)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七嵇中散康

严郑雅慕道,柳孙迥绝尘。

轩轩霞举徒,岂必非我伦。

即欲乘枯槎,驾言浮海滨。

犹恐耦耕者,笑我曾知津。

以此隐市廛,含弘且游神。

良时复有酒,肴核亦杂陈。

痛饮信何妨,谁能礼束身。

幕天席地间,放浪全吾真。

神仙无大药,世界如宿宾。

散发聊优游,安用恒戚辛。

平生喜山公,今知非达人。

自见慕章甫,强我希垂绅。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