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河秋夕图》
《明河秋夕图》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明河澹澹纵复横,行云悠悠度疏星。

凤媒不来乌夜惊,琼枝玉佩迟所托,画中隐隐闻机声。

秋来秋去今犹古,此恨不随天宇青。

昆崙西头风浪平,办我一舟莲叶轻。

浩歌中流击明月,九原唤起严君平,人间此水何时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夜图景。诗人以“明河”、“行云”、“疏星”等自然元素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孤寂的氛围。通过“凤媒不来乌夜惊”的比喻,暗示了某种未完成的情感寄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情感深度。

“琼枝玉佩迟所托”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仿佛在说美好的事物等待着被妥善安置,却迟迟未能如愿。接着,“画中隐隐闻机声”,似乎在提醒读者,即使在静谧的夜晚,生活依然在继续,有着它自己的节奏和声音。

“秋来秋去今犹古,此恨不随天宇青”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与情感恒久之间的对比,强调了内心的愁绪不会随着宇宙的广阔而消散,而是如同永恒的秋色一般,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最后,“昆仑西头风浪平,办我一舟莲叶轻”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逃避现实的场景,仿佛在说,只有在心灵的深处,才能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而“浩歌中流击明月,九原唤起严君平,人间此水何时清?”则表达了对自由、真理和内心平静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纷扰不清的无奈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诏修两朝国史赐筵史院和首相吴公原韵

天密丛云晓,风清一雨馀。

三长太史笔,二典帝皇书。

按武知何者,沾恩匪幸欤。

吐茵平日事,何惮污公车。

(0)

李彦泽紫云洞

玉帝侍臣紫云翁,帝嗔谪居跨鳌峰。

年龄瞬息反帝所,空有衣冠藏山中。

山中草木俱不同,紫云霏微气郁葱。

风清月白岩穴空,翁犹被发乘虬龙。

来从南箕驱长风,人间奔趋争追踪。

依稀可望不可从,披寻遗编三复重。

舜庭丝匏间笙钟,呜呼翁兮终莫从,姑从遗编愈盲聋。

(0)

击瓯楼夜饮·其一

不上江亭数日间,雨馀山色带清寒。

西风峭湛休围却,要放秋光入画阑。

(0)

谢杨孟溪县丞惠以章墨

白首侯芭蜀江边,曾向君家传太玄。

射熊草赋留残墨,想应当日还渠得。

飘零萧洒几世孙,解得胶法舂玄云。

物理往来元莫测,后世子孙还旧璧。

君家所有更赠君,君还赠我何殷勤。

感君殷勤复三叹,努力西窗磨铁砚。

太玄难深吾不为,愿写诚斋易传探玄机。

(0)

时事

时事如颓屋,谁堪任栋梁。

国贫僧牒贱,边病檄书忙。

有分忧宗社,无才出举场。

未应王谢辈,挥泪送斜阳。

(0)

江华送熊清父游广州时予有衡阳之役

邂逅阳华且酒壶,海鹏衡雁各征途。

閒身俱被饥寒役,老境还堪离别无。

乡梦定应思款段,客吟何用说娵隅。

曾从仙叟参玄诀,好访安期采涧蒲。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