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军无地强登山,铁炮烟销落日閒。
破碎斗船沈马尾,悲哀奏疏动龙颜。
九天帝命劳元老,五月王师下百蛮。
大将已提淮北旅,澎湖飞渡入台湾。
指军无地强登山,铁炮烟销落日閒。
破碎斗船沈马尾,悲哀奏疏动龙颜。
九天帝命劳元老,五月王师下百蛮。
大将已提淮北旅,澎湖飞渡入台湾。
这首诗《感事》是清代诗人蒋兰畬所作,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历史事件,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家国情怀。
首联“指军无地强登山,铁炮烟销落日閒”描绘了军队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只能奋力登山,而此时铁炮的硝烟已经散去,夕阳悠闲地挂在天边,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既有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颔联“破碎斗船沈马尾,悲哀奏疏动龙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破碎的船只象征着战争的破坏,沉没的马尾可能暗喻着战败或牺牲,而“悲哀奏疏动龙颜”则表达了臣子的哀痛之情触动了帝王的心,体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感。
颈联“九天帝命劳元老,五月王师下百蛮”赞美了朝廷对国家大事的重视,以及元老们为国家付出的努力。五月王师下百蛮,意味着军队在五月时深入蛮荒之地,显示出国家对边疆的治理和扩张的决心。
尾联“大将已提淮北旅,澎湖飞渡入台湾”点明了战争的结果,大将带领淮北的军队,成功渡过澎湖,进入台湾,象征着胜利和国家领土的扩大。这一联不仅展示了军事行动的成果,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强盛的期待。
整体来看,《感事》一诗通过对战争场景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与统一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