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霁复登陈山》
《雨霁复登陈山》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宿雨初收露气寒,又移双履出层峦。

三回命驾俱成误,几点青山可易看。

杯酒笑谈春意远,潮声吞吐海门宽。

巉岩历尽扶鸠杖,招手何人入社坛。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光的《雨霁复登陈山》,描绘了诗人雨后登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理之思。

首句“宿雨初收露气寒”,开篇即点明了环境背景——经过一夜的雨水洗礼,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露气,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又移双履出层峦”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踏着双履,穿行于层层叠叠的山峦之间的情景,既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三回命驾俱成误,几点青山可易看。”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中的“三回命驾俱成误”暗示了诗人多次尝试登山却未能如愿,后句则以“几点青山可易看”反衬出即使未能亲临其境,但通过想象或远观,也能感受到青山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杯酒笑谈春意远,潮声吞吐海门宽。”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饮酒谈笑的场景,春意盎然,海潮声声,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和谐融洽,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深远。通过“春意远”和“海门宽”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意境。

最后,“巉岩历尽扶鸠杖,招手何人入社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历经艰辛攀登险峻山岩,最终到达山顶,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同时,通过“招手何人入社坛”的疑问,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归属,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宿清溪安乐山

映窗犹剩雪馀痕,瓶里梅花枕上闻。

一碗镫寒听夜雨,半床毡暖卧春云。

诗成始觉茶销睡,香尽翻嫌酒带醺。

我是挂冠林下客,山中安乐合平分。

(0)

南康

彭泽鳞鳞水,匡庐漠漠烟。

朝昏鱼作市,伏腊蚌为田。

不共刘伶酒,惟同范蠡船。

膊山千八百,恨未脱珉镌。

(0)

游山七绝.訾家洲

訾洲风物柳州文,开□□□□梦魂。

老去一尊酬望眼,淡烟衰草莽连村。

(0)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其二

道大宁容小不同,颛愚何敢与机通。

井疆师律三王事,请议成功器业中。

(0)

神功盛德诗·其四猗欤

猗欤道真,厥心希微。

我则道之,万物纷错,我摄之以无为。

股肱良矣,心膂则奇。荡荡妙用,民莫之知。

既绥寰中,亦静四夷。承休垂裕,维君维师。

雍雍和声,召彼协气。散为丰年,凝为嘉瑞。

三脊之茅,四海之美,惟帝王是致。

岩岩太山,升于天中。鸾舆戾止,玉检金封。

汾脽千里,亲飞六龙。上下昭报,神明以通。

在昔图书,出于河洛。有龙有龟,前圣之作。

惟天无亲,德侔斯格。我躬受之,宝符神筴。

(0)

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

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

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

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坠。

崇兰供清芬,深壑递幽吹。

不知山益高,但觉冷侵袂。

路回屹阴崖,突兀耸苍翠。

故应祝融尊,群峰拱而侍。

金碧虽在眼,勇往讵容憩。

绝顶极遐观,脚力聊一试。

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

兹来天宇肃,举目净纤翳。

远迩无遁形,高低同一视。

永惟元化功,清浊分万类。

运行有机缄,浩荡见根柢。

此理复何穷,临风但三喟。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