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榻降丝纶,楼堂书院。次第嘉名出宸翰。
更令华扁制司空,金碧云龙光烂。
遣使送江南、还乘传。鼓吹喧阗。
人裳拥塞,夹道千人万人看。
城东小驻,日午离筵方散。盛事记今朝、蒙天眷。
御榻降丝纶,楼堂书院。次第嘉名出宸翰。
更令华扁制司空,金碧云龙光烂。
遣使送江南、还乘传。鼓吹喧阗。
人裳拥塞,夹道千人万人看。
城东小驻,日午离筵方散。盛事记今朝、蒙天眷。
这首明代夏言的《感皇恩·其一》描绘了皇帝对书院的重视和表彰。"御榻降丝纶,楼堂书院",开篇即展现出皇家恩典的降临,皇帝亲自题写匾额,赋予书院尊贵的地位。"次第嘉名出宸翰",强调了这些美名出自皇帝的手笔,显示出皇家的文化关怀。
"更令华扁制司空",进一步描述了制作精美的牌匾,由高官负责,金碧辉煌,云龙图案增添了庄重与吉祥。"遣使送江南、还乘传",描述了派遣使者护送这些匾额南下,场面盛大,沿途百姓热烈欢迎,"鼓吹喧阗,人裳拥塞",气氛热闹非凡。
"夹道千人万人看",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簇拥在道路两旁,争相一睹皇家赐予的荣耀。"城东小驻,日午离筵方散",则记录了送别仪式的结束,时间已至中午,宴席才告一段落。
最后两句"盛事记今朝、蒙天眷",总结了这一盛况,表达了对今日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皇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民众对皇恩的敬仰,体现了明朝时期的文化气象。
六星宫里一星归,行到金钩近紫微。
侍史别来经岁月,今宵应梦护香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