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光阴只自惊,眼中乐事叹何曾。
雕鞍绣幰多游子,纸帐蒲龛一病僧。
尘翳扫除方寸地,光明散作百千灯。
维摩丈室跏趺坐,千息调匀唤不应。
晚岁光阴只自惊,眼中乐事叹何曾。
雕鞍绣幰多游子,纸帐蒲龛一病僧。
尘翳扫除方寸地,光明散作百千灯。
维摩丈室跏趺坐,千息调匀唤不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的《灯夕不出偶成》,主要表达了诗人晚年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对比描绘。首句“晚岁光阴只自惊”直接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的惊叹,流露出一种对青春不再的惋惜之情。接着,“眼中乐事叹何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生活中欢乐之事的稀少感叹。
诗中通过“雕鞍绣幰多游子”和“纸帐蒲龛一病僧”的对比,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游子们骑着华丽的马车,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而诗人自己则在简陋的病僧居所中度过,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自身的落寞。
“尘翳扫除方寸地,光明散作百千灯”运用象征手法,将内心的清净与智慧比喻为扫除心灵尘埃后的光明,希望能照亮他人,尽管自己身处困境。最后一句“维摩丈室跏趺坐,千息调匀唤不应”,维摩是佛教中的菩萨,诗人以之自比,表示自己虽静坐修行,但外界的呼唤却无法打动,体现了超脱世俗的禅定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内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和对自身境遇的独特感悟。
公馆夜云寂,微凉群树秋。
西曹得时彦,华月共淹留。
长啸举清觞,志气谁与俦。
千龄事虽邈,俯念忽已周。
篇翰如云兴,京洛颇优游。
诠文不独古,理妙即同流。
浅劣见推许,恐为识者尤。
空惭文璧赠,日夕不能酬。
良玉表贞度,丽藻颇为工。
名列金闺籍,心与素士同。
日晏下朝来,车马自生风。
清宵有佳兴,皓月直南宫。
矫翮方上征,顾我邈忡忡。
岂不愿攀举,执事府庭中。
智乖时亦蹇,才大命有通。
还当以道推,解组守蒿蓬。
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
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
虽怀承明恋,忻与物累暌。
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
而我岂高致,偃息平门西。
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
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
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见携。
弃职曾守拙,玩幽遂忘喧。
山涧依硗瘠,竹树荫清源。
贫居烟火湿,岁熟梨枣繁。
风雨飘茅屋,蒿草没瓜园。
群属相欢悦,不觉过朝昏。
有时看禾黍,落日上秋原。
饮酒任真性,挥笔肆狂言。
一朝忝兰省,三载居远藩。
复与诸弟子,篇翰每相敦。
西园休习射,南池对芳樽。
山药经雨碧,海榴凌霜翻。
念尔不同此,怅然复一论。
重阳守故家,僴子旅湘沅。
俱有缄中藻,恻恻动离魂。
不知何日见,衣上泪空存。
琼树凌霜雪,葱茜如芳春。
英贤虽出守,本自玉阶人。
宿昔陪郎署,出入仰清尘。
孰云俱列郡,比德岂为邻。
风雨飘海气,清凉悦心神。
重门深夏昼,赋诗延众宾。
方以岁月旧,每蒙君子亲。
继作郡斋什,远赠荆山珍。
高闲庶务理,游眺景物新。
朋友亦远集,燕酌在佳辰。
始唱已惭拙,将酬益难伸。
濡毫意黾勉,一用写悁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