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日边书,高堂百岁初。
兰孙五世满,甲子六身馀。
地讶瑶池接,星占宝婺虚。
宾筵秋正好,仙菊照华裾。
问讯日边书,高堂百岁初。
兰孙五世满,甲子六身馀。
地讶瑶池接,星占宝婺虚。
宾筵秋正好,仙菊照华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立道为庆祝其曾祖母九十八岁寿辰所作,表达了对长寿老人的敬仰和对家族繁盛的欣喜。首句“问讯日边书”以问候的方式开篇,暗示了曾祖母的高龄如同日边的长者,令人尊敬。接着,“高堂百岁初”直接赞美她的长寿,说她已经活到了百岁之始。
“兰孙五世满”运用比喻,将曾孙辈比作兰花的子孙,意指家族后代众多,如同兰花般繁茂,显示出家族的繁荣昌盛。“甲子六身馀”进一步强调曾祖母的高龄,甲子六十,她已超过六旬,依然健在。
“地讶瑶池接”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暗示曾祖母的寿辰犹如瑶池仙子般尊贵,与仙境相接。“星占宝婺虚”则借星辰之瑞,寓意她的寿数如北斗七星般璀璨,象征吉祥。
最后两句“宾筵秋正好,仙菊照华裾”描绘了庆祝寿宴的场景,秋天正是丰收和团圆的季节,而盛开的菊花映衬着华丽的衣裙,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长寿和家族繁荣的赞美。
尧德被四表,其本在身修。
江河水稽天,发源乃涓流。
人忍于搏虱,习熟且解牛。
象箸与玉杯,漆器实其由。
斯须失兢畏,恶名溢九州。
始乎为善士,终可蹈轲丘。
孰置汝太山,孰挤汝污沟。
降福孰汝私,得祸孰汝雠。
圣狂在一念,祸福皆自求。
易箦汝所知,垂死勿惰偷。
周南太史公,道家蓬莱山。
尘凡不可料,亦复居其间。
屡奏乞骸骨,宽恩许投闲。
羽衣碧玉简,尚缀仙官班。
黄精扫白发,面有孺子颜。
简寂吾家旧,飘然时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