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沧波泯泯流,樵夫归去有渔舟。
江郎缩地能如此,何必双溪叠嶂游。
雨后沧波泯泯流,樵夫归去有渔舟。
江郎缩地能如此,何必双溪叠嶂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田园风光图。开篇"雨后沧波泯泵流",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人仿佛能听见雨后的江水流淌之声,"泯泵"形容水流的连绵不断,给人以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接着"樵夫归去有渔舟",诗人通过樵夫归家的场景,展现了雨后的宁静与和谐。樵夫是指采集柴火的人,他们在雨后乘着小船回家,这一画面不仅展示了雨后江面的平静,更透露出人们对生活的满足与向往。
诗人的思想随即转向"江郎缩地能如此",这里的"江郎"是古代隐逸之人,比喻诗人自己。诗人自比为江郎,表达了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缩地能如此"则意味着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所,即便是在小小的一方土地上,也能过上如同诗中描绘的那般安逸自在的生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山水游的反思:"何必双溪叠嶂游"。诗中的"双溪叠嶂"是指连绵起伏的山川,也是古代文人常去游历的地方。但在这雨后的宁静氛围中,诗人却感到,即便不需要到远方的名山大川去寻求刺激与灵感,只要有这样一份平凡而美好的生活,就足以满足心灵的需求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山水游的反思。诗中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安顿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