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持玉杖,是匡庐旧日,主人无恙。
峡泉三叠,琴调破云浪。浩歌声自放。
天风吹做凄荡。
不尽吟情,有吴烟几点,摇曳白波上。
戴笠寻诗有样。瘦损何妨,呼吸通天响。
牯牛平望,夷语乱樵唱。洗空山水瘴。
飞流溅瀑千丈。
更莫闲游,祇凭阑把酒,一醉吐空旷。
看谁持玉杖,是匡庐旧日,主人无恙。
峡泉三叠,琴调破云浪。浩歌声自放。
天风吹做凄荡。
不尽吟情,有吴烟几点,摇曳白波上。
戴笠寻诗有样。瘦损何妨,呼吸通天响。
牯牛平望,夷语乱樵唱。洗空山水瘴。
飞流溅瀑千丈。
更莫闲游,祇凭阑把酒,一醉吐空旷。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王太守戴笠游山吟诗的画面。开篇以“看谁持玉杖”起兴,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历史渊源,他是匡庐(庐山)的旧主人,依然健在。接下来的“峡泉三叠,琴调破云浪”通过泉水和琴声,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灵动,以及诗人高雅的艺术情趣。
“浩歌声自放”描绘了诗人放声高歌的场景,天风为之凄荡,显示出他的豪放情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词中“吴烟几点,摇曳白波上”则增添了江南水乡的意境,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在的诗情画意。
“戴笠寻诗有样”进一步刻画了诗人不拘小节的形象,即使身体瘦削,也无妨于他的诗心与天地相通。随后的“牯牛平望,夷语乱樵唱”描绘了山野间的生活气息,增添了浓厚的民间色彩。
“洗空山水瘴”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如山水般清澈,能洗涤一切俗世烦恼。“飞流溅瀑千丈”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观收尾,再次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最后,“祇凭阑把酒,一醉吐空旷”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寻求心灵释放的洒脱,以及对广阔天地的向往。整首词以画面生动、情感饱满的方式,展现了王太守戴笠游山吟诗的风采,体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才见吴洲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
秋风何处催年急,偏逐山行水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