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二》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柳宗元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0)
翻译
决定此生归隐,即使身戴囚徒之冠。
虽然冶长懂得解脱束缚,但无缘再见东周盛世。
注释
一生:终身。
判却:决定。
归休:归隐。
谓著:即使。
南冠:囚徒之冠,代指囚犯。
到头:最终。
冶长:春秋时期楚国贤人,曾被囚禁。
虽:虽然。
解:解脱。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囚禁。
无由:没有机会。
得见:见到。
东周:指东周时期,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鉴赏

这两句诗是柳宗元在《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二)》中的一部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伤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评价和总结,以及对未来生活状态的一种预期。在这里,“判”字有判决、定夺之意,显示出一种宿命的无奈;“归休”则是退隐的意味,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纷争的厌倦与超脱。而“谓著南冠到头”则是说诗人渴望戴上象征着自由和纯净的南冠,一直到生命的终结。这里的“南冠”,既有地理上的指向,也隐喻着一种精神状态。

"冶长虽解缧绁," 这里,“冶长”一词颇为独特,它通常用来形容物体或事物的柔软和细长,而在这里被用于比喻诗人的心绪或情感。"解缧绁"则是说纠结和束缚得到了解脱。

"无由得见东周。"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眷恋与渴望,但却又感到无法亲临其境。“东周”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方向,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是诗人心目中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地方。

柳宗元这两句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感怀与个人的情感纠葛,同时也透露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体悟,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自由以及文化传承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
朝代:唐   字:子厚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773年-819年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猜你喜欢

荔枝香

千秋节当八月五,御楼卷帘看马舞。

黄衫玉带分两行,绣衣宫人击雷鼓。

梨园法曲凄且清,相传犹是隋家声。

宜春北院蛾眉小,初按新声未有名。

侍女焚香跪瑶席,更看真妃作生日。

恰值南方驿使来,旋采风枝露犹湿。

当时盛事人争传,荔枝香曲是新翻。

宫中行乐事亦秘,此曲不许人间闻。

马嵬梦断香尘息,满山荔子无人摘。

却归西内冷如冰,一听遗音泪空滴。

(0)

题古村图

深村竹树不知春,远水残霞接断津。

野客衣冠浑懒散,相逢疑是避秦人。

(0)

神霄玉清万寿宫庆成卿以使事奉安圣像闻有二诗书屏俯同其韵复赐太师·其一

碧落金风爽气回,丛霄乍喜瑞霞开。

经营欲致黎元福,敢谓诗人咏子来。

(0)

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太师

报本精禋自国南,先期清庙宿斋严。

层霄初扩同云霁,暖吹俄回海日暹。

十万军容冰作阵,九街鸳瓦玉为檐。

肃雍显相同元老,行庆均釐四海沾。

(0)

宫词·其八十四

春日循常击土牛,香泥分去竞珍收。

三农藉此占丰瘠,应是宫娥暗有求。

(0)

宫词·其七十七

唐画名工品格殊,搜求争进入皇居。

金题玉躞分伦类,区别媸妍细字书。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