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怀厌朝市,逸兴薄江山。
放杖嚣埃外,传觞紫翠间。
碧云犹未合,飞鸟已知还。
不见高车过,重城欲上关。
羁怀厌朝市,逸兴薄江山。
放杖嚣埃外,传觞紫翠间。
碧云犹未合,飞鸟已知还。
不见高车过,重城欲上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首句“羁怀厌朝市”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渴望逃离世俗的束缚。接着,“逸兴薄江山”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他将自己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寄托于辽阔的江山之中。
“放杖嚣埃外,传觞紫翠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置身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景。他放下行囊,远离尘世的喧嚣,在青山绿水中畅饮,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这里的“紫翠”形容山色之美,既指山的深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碧云犹未合,飞鸟已知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碧云未合,暗示着天空的广阔与变化莫测;飞鸟知还,则体现了自然界中万物有序、循环往复的规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回归自然、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
最后,“不见高车过,重城欲上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和对自由的向往。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中,他仿佛忘记了城市的喧闹与忙碌,只愿在这片宁静之地长久停留,不受外界干扰,享受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都市生活到自然山水之间的精神转变,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深深向往。
兴癈本天运,辅成见人庸。
舆地久以裂,车书会当同。
先帝昔在御,如日行虚空。
六合仰照耀,一方顾颛蒙。
授钺得人杰,止戈代天工。
铁马浮度江,坐收破竹功。草木纷震动,山川变鸿?。
地利不复险,金城何足攻。
市靡易肆忧,兵无血刃红。
孰能年岁间,伐国究始终。
老稚感再生,遗黎忘困穷。
归来一不取,匹马走北风。
九域自此一,益见圣世崇。
大哉先帝仁,允矣丞相忠。
嗟我始弱冠,弗获拜此公。
作颂歌元勋,因之写吾衷。
重重叶叶,又椰心一片,穿成双蝶。
灰杂乌爹添多少,要取津红如血。
枣子皮甜,玉儿心白,细嚼成琼屑。
妃唇甘滑,带脂安得常啮。
中酒更进金柈,兼探红袖,香爱氤氲绝。
玉女天浆如水涌,渣滓教君都咽。
紫穗三花,绿房千子,会向朱崖掇。
园园都买,不愁黎女来夺。
秋士心情,女儿节物,恹恹愁坐,绿樽虽满何心劝。
帝京此夜,镂枣成斑,煎酥凝兽,题糕才健。
麝帕纷贻,绣旗细袅,点缀侯门宴。
正新晴、恣游赏,天气不寒不暖。閒算。
去年九日,有人楼上,笑摘黄花,斜倚西风,任他帘捲。
今日懒觅登高伴侣,愁望秋槐宫殿。
几度逡巡,一番追悔,且倚阑干遍。
怕万一、凤城边,瞥遇南飞沙雁。
若且歌乎,急配以、哀丝豪竹。
念来夜、故人一去,月明人独。
风吼军都山忽紫,雨收督亢天全绿。
笑好官、几个读书来,休耽读。吟复写,螭蟠幅。
富与贵,蛇添足。但逢花便插,有泉须掬。
建业云山通地肺,姑苏烟水连天目。
算谷城、虽好不如归,眠乡曲。
子虚乌有,问前生、后世我身何在。
谁是主人,谁是客、空处向谁相贷。
意蕊心香,云车风马,都是难酬债。
偶然住脚,可知庵在身外。
一切庄列言诠,但增饶舌,转见胸中隘。
画取团瓢,归梦里、梦醒思之无奈。
知觉因缘,虚无起灭,甚矣诗人惫。
还他一卷,先生无挂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