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癈本天运,辅成见人庸。
舆地久以裂,车书会当同。
先帝昔在御,如日行虚空。
六合仰照耀,一方顾颛蒙。
授钺得人杰,止戈代天工。
铁马浮度江,坐收破竹功。草木纷震动,山川变鸿?。
地利不复险,金城何足攻。
市靡易肆忧,兵无血刃红。
孰能年岁间,伐国究始终。
老稚感再生,遗黎忘困穷。
归来一不取,匹马走北风。
九域自此一,益见圣世崇。
大哉先帝仁,允矣丞相忠。
嗟我始弱冠,弗获拜此公。
作颂歌元勋,因之写吾衷。
兴癈本天运,辅成见人庸。
舆地久以裂,车书会当同。
先帝昔在御,如日行虚空。
六合仰照耀,一方顾颛蒙。
授钺得人杰,止戈代天工。
铁马浮度江,坐收破竹功。草木纷震动,山川变鸿?。
地利不复险,金城何足攻。
市靡易肆忧,兵无血刃红。
孰能年岁间,伐国究始终。
老稚感再生,遗黎忘困穷。
归来一不取,匹马走北风。
九域自此一,益见圣世崇。
大哉先帝仁,允矣丞相忠。
嗟我始弱冠,弗获拜此公。
作颂歌元勋,因之写吾衷。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赵孟頫所作,名为《述太傅丞相伯颜功德》。诗中对元朝丞相伯颜的功绩进行了高度赞扬,展现了赵孟頫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与敬仰。
诗的开头“兴癈本天运,辅成见人庸”表达了伯颜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他如同天运一般,辅助成就了国家的繁荣。接着,“舆地久以裂,车书会当同”描绘了国家统一的愿景,伯颜的努力使得不同地域的文化得以融合,象征着国家的团结与稳定。
“先帝昔在御,如日行虚空”通过比喻,赞美伯颜如同先帝在位时的太阳,照亮四方。接下来的“六合仰照耀,一方顾颛蒙”进一步强调了伯颜的影响力,他的光芒普照四方,即使是偏远之地也感受到他的恩泽。
“授钺得人杰,止戈代天工”赞扬伯颜不仅拥有军事才能,更懂得适时停战,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体现了他的智慧与仁德。随后的“铁马浮度江,坐收破竹功”描述了伯颜指挥军队渡江作战,轻松取得胜利的场景,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草木纷震动,山川变鸿”通过自然界的反应,形象地表现了伯颜行动的震撼力。接下来的“地利不复险,金城何足攻”表达了伯颜的策略使得原本险要的地势不再成为障碍,坚不可摧的防御也变得易于攻破。
“市靡易肆忧,兵无血刃红”赞扬伯颜在治理国家时,能够解决民生问题,避免战争带来的流血冲突,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最后,“孰能年岁间,伐国究始终”表达了对伯颜在历史长河中持续贡献的敬佩。
“老稚感再生,遗黎忘困穷”描绘了百姓在伯颜治理下重获新生,忘记了过去的困苦生活。而“归来一不取,匹马走北风”则通过一个具体场景,展现了伯颜的高尚品德,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贪图个人私利。
“九域自此一,益见圣世崇”总结了伯颜的功绩,使得全国统一,彰显了圣明的时代。最后,“大哉先帝仁,允矣丞相忠”表达了对伯颜忠诚与仁德的赞美,同时对先帝的仁慈表示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伯颜功绩的叙述,展现了赵孟頫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与推崇。
立雪寒窗,照肝胆、了然明白。
浑似得、齐宫气象,郢楼颜色。
天籁无声随物应,阳春有脚从中入。
与邦人、稽首谢天工,元冥德。
人正作,潇湘客。
谁谓有,蓝关役。
对江天暮景,鹅溪描出。
银浪卷飞鸥一片,玉枝擎重龙千尺。
羡联镳、曾作岳峰游,前方伯。
草草春盘,那敢赋、丝青玉白。
湘波动、应怀归思,柳催行色。
冻逐寒梢残雪解,暖随野烧轻烟入。
举人间、无物不光辉,东皇德。
莺燕报,朱门客。
乌兔老,红尘役。
羡翠轺多暇,彩花新出。
捧日东城行应制,去天只隔城南尺。
趁五更、桦烛向端闱,班常伯。
几年野渡孤舟,萧然袖此经纶手。
归来廊庙,从容进退,祖风犹有。
小队环花,轻艘漕玉,暂临金斗。
把诗书帷幄,期年坐啸,尘不动、依依柳。
好是公堂称寿。
正元戎、阃垣开后。
旌旗才举,胡雏马上,闻风西走。
一点阳春,无边德泽,淮山长久。
待官军,定了长安,貂蝉侍、未央酒。
元英燕罢瑶台,玉妃满地花钿委。
山川幻出,剡溪梁苑,齐宫郢里。
半点瑕无,一团和就,珠圆琼碎。
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
夜入蔡州城里。
问官军、果谁堪比。
饮羔烹凤,众宾一笑,直聊尔耳。
塞耸玉楼,冻呵金井,属公诗史。
更须待大白,浩歌黄竹,为丰年喜。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
经纶事业,诗书流出,时为膏雨。
载采三阶,炳丹一念,雍容枢辅。
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
国步时当如许。
赖明堂、倚空一柱。
苍生引领,整齐中夏,奠安西土。
多士相期,直须无愧,范韩文富。
且梅边一笑,春风祝公,寿介东鲁。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
盛英才、载量车斗。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