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笛家.九日长安遣兴》
《笛家.九日长安遣兴》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笛家

秋士心情,女儿节物,恹恹愁坐,绿樽虽满何心劝。

帝京此夜,镂枣成斑,煎酥凝兽,题糕才健。

麝帕纷贻,绣旗细袅,点缀侯门宴。

正新晴、恣游赏,天气不寒不暖。閒算。

去年九日,有人楼上,笑摘黄花,斜倚西风,任他帘捲。

今日懒觅登高伴侣,愁望秋槐宫殿。

几度逡巡,一番追悔,且倚阑干遍。

怕万一、凤城边,瞥遇南飞沙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女子在帝都长安的孤独与愁绪。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秋士心情,女儿节物,恹恹愁坐”,以“秋士”比喻饱经世事的男子,而“女儿节物”则点明是女子的节日,暗示了主角的身份。接着“恹恹愁坐”描绘出女子因季节变换而引发的愁绪,即使面对满桌的酒菜也无心品尝。

“绿樽虽满何心劝”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冷漠,即使面对丰盛的宴席,也提不起兴趣。接下来“帝京此夜,镂枣成斑,煎酥凝兽,题糕才健”四句,通过具体的节日活动,如雕刻枣子、煎制酥食、题写糕点等,营造出节日的氛围,同时也反衬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疏离。

“麝帕纷贻,绣旗细袅,点缀侯门宴”三句,描述了节日宴会上的装饰与礼物,虽然热闹非凡,但这一切对于女子而言,只是增添了一丝不属于她的热闹与繁华。

“正新晴、恣游赏,天气不寒不暖”两句,描绘了天气的宜人,但女子却无心出游赏景,这与她内心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

“閒算。去年九日,有人楼上,笑摘黄花,斜倚西风,任他帘捲”几句,通过回忆去年的欢乐时光,反衬出今年的孤独与落寞。女子独自倚靠在西风中,任凭帘幕随风飘动,这一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今日懒觅登高伴侣,愁望秋槐宫殿”两句,表达了女子今日不愿寻找登高的伙伴,只能独自愁望着秋日的宫殿,进一步加深了其孤独感。

“几度逡巡,一番追悔,且倚阑干遍”三句,通过反复徘徊与追悔,表现了女子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最终只能倚靠在栏杆上,试图寻求一丝慰藉。

最后一句“怕万一、凤城边,瞥遇南飞沙雁”表达了女子害怕在京城边缘偶遇南飞的大雁,可能触发更多关于离别的联想与伤感,进一步深化了其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在特定节日背景下内心的孤独、愁绪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遭遇离别的担忧,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巨风行·其一

海山一雨三日风,折木举屋如飞蓬。

路人惊窜居人泣,平地乃是洪涛中。

(0)

颂古·其十

不是幡兮不是风,毒蛇卧在酒杯中。

寒山抚掌丰干笑,万里鸿沟属沛公。

(0)

送人化修上·其二

尽谓黄龙山里龙,弥年翻去碧潭空。

君行为报居人道,遐迩虽殊一雨同。

(0)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三十八

独标万象,物外宣扬。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0)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二

指天指地,有甚巴鼻。目顾四方,不知失利。

累及后代儿孙,以此递相钝置。

(0)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二十三

句中句,绝露布。闪电里,分缁素。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