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今年偏早。窗外杏花开了。无语倚阑干。
耐轻寒。可奈愁人时候。泪脸红如晕酒。
午梦蓦然惊。恨啼莺。
春色今年偏早。窗外杏花开了。无语倚阑干。
耐轻寒。可奈愁人时候。泪脸红如晕酒。
午梦蓦然惊。恨啼莺。
这首《昭君怨·春闺》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细腻情感世界。开篇“春色今年偏早”,点明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迭。接着,“窗外杏花开了”一句,以自然界的花朵开放为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降临,同时也预示着生命中的某些变化即将发生。
“无语倚阑干”,女子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沉默不语,这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欣赏,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她或许在思考过去,或许在期待未来,但此刻,她选择了静默,用无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绪。
“耐轻寒”一句,展现了女子面对轻微寒冷时的坚韧与适应,暗示了她在生活中的独立与坚强。而“可奈愁人时候”则直接揭示了她内心的忧愁,这种愁绪可能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或是对过往的怀念。
“泪脸红如晕酒”是全词情感的高潮,通过形象的比喻,将女子因愁绪而落泪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泪水与脸颊的红晕,如同饮酒后的醉态,既表现了情感的强烈,也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情。
最后,“午梦蓦然惊”和“恨啼莺”两句话,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体验。午后的梦境被突然的声响惊醒,她的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而“恨啼莺”的“恨”字,不仅表达了对莺啼声打断梦境的不满,更深层地反映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挣扎,是一幅生动而深刻的情感画卷。
嚣尘楚城外,一寺枕通波。
松色入门远,冈形连院多。
花时长到处,别路半经过。
惆怅旧禅客,空房深薜萝。
嘹唳遗踪去,澄明物掩难。
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汲引随瓶满,分流逐处安。
幽虫乘叶过,渴狖拥条看。
上有危峰叠,旁宜怪石盘。
冷吞双树影,甘润百毛端。
异早闻镌玉,灵终别建坛。
潇湘在何处,终日自波澜。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
秦城连凤阙,汉寝疏龙殿。
文物照光辉,郊畿郁葱茜。
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
复道晓光披,宸游出禁移。
瑞气朝浮五云阁,祥光夜吐万年枝。
兰叶负龟初荐祉,桐花集凤更来仪。
秦汉生人凋力役,阿房甘泉构云碧。
汾祠雍畤望通天,玉堂宣室坐长年。
鼓钟西接咸阳观,苑囿南通鄠杜田。
明主卑宫诫前失,辅德钦贤政惟一。
昆虫不夭在春蒐,稼穑常艰重农术。
邦家已荷圣谟新,犹闻俭陋惜中人。
豫奉北辰齐七政,长歌东武抃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