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元叙上人归上党》
《送元叙上人归上党》全文
唐 / 刘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太行关路战尘收,白日思乡别沃州。

薄暮焚香临野烧,清晨漱齿涉寒流。

溪边残垒空云木,山上孤城对驿楼。

此去寂寥寻旧迹,苍苔满径竹斋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uánshàngrénguīshàngdǎng
táng / liúcāng

tàixíngguānzhànchénshōubáixiāngbiézhōu
báofénxiānglínshāo

qīngchénshù齿chǐshèhánliú
biāncánlěikōngyúnshānshàngchéngduì驿lóu

liáoxúnjiùcāngtáimǎnjìngzhúzhāiqiū

翻译
战争结束后的太行关路上,阳光下怀念故乡离开沃州。
傍晚时分焚烧香火面对野外篝火,清晨起来漱口走过寒冷的溪流。
溪边只剩残破的营垒,树木围绕;山上孤独的城池对着远处的驿站楼阁。
这次离去将孤独地寻找旧日遗迹,小径上青苔覆盖,竹斋迎来秋天的凉意。
注释
战尘:战争留下的尘土。
思乡:思念家乡。
沃州:地名,可能指诗人故乡。
薄暮:傍晚。
焚香:点燃香火。
野烧:野外篝火。
清晨:早晨。
漱齿:刷牙。
寒流:冰冷的溪流。
残垒:废弃的军营壁垒。
空云木:树木环绕的空旷地带。
孤城:孤立的城池。
对驿楼:与远处的驿站相对。
寂寥:寂静、孤独。
旧迹:过去的遗迹。
苍苔:青苔。
竹斋:竹制的小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太行关路上与友人告别的情景。"战尘收"表明战争的尘埃已经平息,环境变得宁静。"白日思乡别沃州"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接下来的两句"薄暮焚香临野烧,清晨漱齿涉寒流"写出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形。薄暮时分,在田野中焚香以净化心境;清晨起来,漱口于寒冷的溪水中,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

"溪边残垒空云木,山上孤城对驿楼"这一联写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交织的情景。溪旁的残垒与空寂的云木相映衬,山上的孤独城堡对望着驿站的楼阁,都透露出一份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感。

最后两句"此去寂寥寻旧迹,苍苔满径竹斋秋"表达了诗人继续前行,在寂寞中寻觅往昔足迹的决心。道路上覆盖着苍苔,而竹林中的斋室在秋天显得尤为清幽,这一切都预示着诗人对过往记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故土的无尽思念。

作者介绍

刘沧
朝代:唐   字:蕴灵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猜你喜欢

浣溪沙

燕子楼头燕子栖,月明桥畔月明时。

水窗鬓影照人低。

愁可为珠拌十斛,帘偏如网结千丝。

眼波刚溜桨双飞。

(0)

病中偶拈

秋清寂无事,卧病竹间房。

日晚庭风落,时闻药草香。

(0)

题蓟州汤泉

寒气逼人眠不得,钟声催月下斜廊。

(0)

题柯博士竹木小幅

延春阁里拜恩时,秘画唯教博士知。

十二天街归日晚,马头长见出墙枝。

(0)

题蔡学渊墨竹

能画故人今不见,空馀翰墨寄高情。

何时归到螺江上,共倚琅玕听凤鸣。

(0)

送淳夫弟南归·其二

我家诗礼旧箕裘,当代承恩孰与俦。

三入翰林真忝窃,莫言投笔可封侯。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