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修武怀古二首·其一》
《修武怀古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过宁邑马行迟,揽辔东风眺望时。

淬剑池留中散迹,承恩镇驻武王师。

刘伶醒酒台犹在,汉献封公冢谩遗。

七世同居良亦少,至今人咏义夫诗。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修武怀古二首》中的第一首,以修武为背景,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敬仰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首句“春过宁邑马行迟”,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骑马经过宁静的城镇,马行缓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怀旧之情。接着,“揽辔东风眺望时”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悠然自得与深邃思考。

“淬剑池留中散迹,承恩镇驻武王师”两句,分别引用了“中散”(指嵇康)和“武王师”(指周武王的军队)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骨和军事伟业的怀念。淬剑池象征着嵇康的不屈精神,而武王师则代表了古代战争的辉煌。

“刘伶醒酒台犹在,汉献封公冢谩遗”两句,通过刘伶的醒酒台和汉献帝封公的墓冢,展现了历史人物的生活痕迹,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人生活情趣与功名利禄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最后,“七世同居良亦少,至今人咏义夫诗”两句,将话题转向社会伦理道德,指出在古代虽有“七世同居”的美谈,但在现代社会却难寻其踪迹,表达了对传统美德逐渐流失的忧虑,并以“义夫诗”来寄托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借古讽今”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题白莲堂

一法圆融万法该,白莲香社应时开。

渊明不解同方便,何事攒眉不肯来。

(0)

答沂州吏

多年退罢老公人,手种桑麻数百根。

尽是笔头挼撚得,一枝枝上有冤魂。

(0)

病中思归呈千之十七兄

白首遑遑谩世忧,我今问米下扬州。

支离病骨难堪暑,浩荡归心不待秋。

兵火彫零馀故里,功名衰谢独扁舟。

腐儒老死终无用,收拾纶竿好去休。

(0)

秋霁分韵得中字

清晚搔头望,晴天已不同。

霁烟才冉冉,雨意却濛濛。

为客艰难里,思亲涕泪中。

独凭心事在,倚杖看秋鸿。

(0)

次李荥泽韵

已罢仍侨寓,虽贫强客羞。

閒居非素隐,高卧得清秋。

故国今何在,他乡未免忧。

为儒生用拙,老去更宜休。

(0)

南安建邦庾岭下,小小城池坚四壁。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