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丁司理赴明州》
《送丁司理赴明州》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仙家枝叶令威孙,南去司刑庇越民。

金阙道书微旨在,狱多阴德是真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īngmíngzhōu
sòng / fànzhòngyān

xiānjiāzhīlìngwēisūnnánxíngyuèmín

jīnquēdàoshūwēizhǐzàiduōyīnshìzhēnrén

翻译
仙人枝叶繁茂如令威孙,他向南行去保护越地的百姓。
金殿中的秘籍蕴含深意,那里众多的阴德之人实为真人。
注释
令威孙:传说中的仙人,以其枝叶繁茂象征庇护之力。
南去:向南方移动或前往。
司刑:古代官职,掌管刑法。
庇越民:保护越地的民众。
金阙:指皇宫或仙境的金色宫殿。
道书:道教经典书籍。
微旨:深奥的寓意或秘密含义。
阴德:暗中行善,不求回报的行为。
真人:道教中对修行有成者的尊称,也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送丁司理赴明州》中的片段。诗中以"仙家枝叶令威孙"起笔,将丁司理比作仙人令威,暗示他具有超凡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南去司刑庇越民"表达了对丁司理前往明州任职的期待,希望他能如同保护百姓的司法官员,公正执法,惠及当地民众。

"金阙道书微旨"暗指丁司理可能领悟到深远的道德教诲,他的行为将体现这些微妙的准则。最后两句"狱多阴德是真人"强调了司法公正背后的德行修养,认为真正的贤者不仅在明面上公正无私,更在于暗中积累的善行,即通过公正断案积聚阴德。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并寄寓厚望的送别诗,通过仙人的典故和司法公正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丁司理品德与能力的肯定。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意难忘.括李白蜀道难

蜀道登天。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

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猿与鹤,莫攀缘。

九折耸岩峦。算咫尺、扪参历井,回首长叹。

西游何日当还。听子规啼月,愁减朱颜。

连峰天一握,飞瀑壑争喧。排剑阁,越天关。

豺虎乱朝昏。问锦城,虽云乐土,何似家山。

(0)

水调歌头.括东坡海棠

落日岘山下,倒著接䍦回。

傍人笑问山翁,日日醉归来。

三万六千长日,一日杯倾三百,罍曲筑糟台。

汉水鸭头绿,变酒入金罍。白铜鞮,鸬鹚杓,鹦鹉杯。

轻车快马,凤笙龙管更相催。

自有清风明月,刚道不须钱买,对此玉山颓。

水自东流去,猿自夜声哀。

(0)

读唐中兴颂

唐家基业重于山,宁许胡雏据九关。

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

壤分旄钺谁能制,政出貂珰不复还。

千古高崖锁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

(0)

上王吏部

人物南州望,风流一代英。

夙传天上誉,早梦月中名。

车载三千牍,鹏飞九万程。

向来辞泮水,端合上仙瀛。

接武虞廷邃,含香汉殿清。

渐看丹极近,首冠列星明。

准拟陪三接,周旋位六卿。

鉴分金背重,橐并紫荷轻。

未见恩纶出,那知谤箧盈。

去朝云路杳,归侍綵衣荣。

地借徽之竹,楼吹子晋笙。

赤心何所负,白眼不须惊。

自顾衔恩厚,亲逢较艺精。

妍媸归藻鉴,高下见文衡。

梦绝怀蛟异,词非吐凤成。

赋能窥小小,经漫说铿铿。

误玷春官籍,终惭月旦评。

抢榆几类鴳,出谷仅同莺。

志慕青钱士,名参玉笋生。

别深秋鹤怨,归问海鸥盟。

未作河西尉,聊为江上行。

夜沈滩月钓,晓压陇云耕。

岁暮人初返,天寒雨未晴。

久稽从杖履,且复卧柴荆。

后见含深恧,微吟写至情。

伫听宣室召,凤阁继家声。

(0)

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

琳宫金刹接林峦,一径潜通竹树寒。

是处尘埃皆可息,时清终未忍辞官。

(0)

黄鹤楼歌

城上危楼高缥缈,城下澄江复相绕。

有时漾影入中流,俯看游鱼仰飞鸟。

近楼多少未行舟,满江落花洒汀洲。

人同江狎不怕浪,登楼对酒弹箜篌。

大别山头白云起,金口渡边雨如洗。

半钩新月上孤城,还照高楼与江水。

晴江依旧泻浔阳,黄鹤无由归故乡。

一声玉笛起何处,燕扑阑干花影长。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