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巡旋翠跸,冬祭入彤宫。
夜静市声达,更长烛影融。
几閒筹政要,涝后廑民穷。
戒井铜壶漏,年光几点中。
秋巡旋翠跸,冬祭入彤宫。
夜静市声达,更长烛影融。
几閒筹政要,涝后廑民穷。
戒井铜壶漏,年光几点中。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养心殿斋居时,夜晚所见的景致与内心的感受。首句“秋巡旋翠跸,冬祭入彤宫”以季节变换为背景,展现了皇帝巡视与祭祀的庄严场景,翠绿的行进与红色的宫殿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权力与威严。
接着,“夜静市声达,更长烛影融”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市井的声音似乎穿透寂静,与长长的烛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深沉的氛围。这句诗通过声音与光线的对比,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
“几閒筹政要,涝后廑民穷”则转向了政治与民生的主题。几案上闲散的政务显得尤为重要,反映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重视。同时,对于洪水后的百姓生活表示关切,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仁慈之心。
最后,“戒井铜壶漏,年光几点中”以时间的流逝为喻,通过铜壶滴漏的声音,形象地表达了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每一点时间都显得珍贵而不可逆转,提醒着皇帝珍惜光阴,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宝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皇帝在斋居时的日常景象,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他对国家、人民以及时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职责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