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詶李伯襄太史赠端研二首·其一》
《詶李伯襄太史赠端研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石室分何重,铜台价岂珍。

久为龙尾误,今见鹆眸真。

子墨缘非薄,君苗气复振。

天涯捐佩意,时共宝刀亲。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对友人李伯襄赠予端砚的答谢之作。诗中以石室和铜台起兴,借以表达对端砚价值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

“石室分何重,铜台价岂珍。”这两句以石室和铜台为喻,石室珍贵无比,铜台价值非凡,以此来衬托端砚的稀世之珍。石室和铜台都是古代用来存放珍贵物品的地方,这里用以形容端砚的珍贵程度,暗示其价值远超寻常之物。

“久为龙尾误,今见鹆眸真。”龙尾是古代的一种名贵木材,常用于制作文房四宝,此处以“误”字表达对过去未能真正认识到端砚价值的遗憾,而“今见鹆眸真”则表达了现在终于发现了端砚真正的价值和美丽,如同见到珍稀的鹆鸟眼睛一般。

“子墨缘非薄,君苗气复振。”“子墨”指墨,这里借以表达对友情的深厚,即使友情看似不深,但实际却非常坚固。“君苗气复振”则是对友人李伯襄精神状态的赞美,寓意在友情的激励下,他的精神再次焕发活力。

“天涯捐佩意,时共宝刀亲。”“天涯捐佩意”表达了即使身处天涯海角,也愿意与友人分享珍贵之物的深情厚谊。“时共宝刀亲”则是说在适当的时候,会与友人共享珍贵的宝刀,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亲密无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端砚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翠阆行饯宋廷材分教大宁

蜀道不难兮,君无听李白之狂歌。

石栈梯云入翠阆,峡船溯水通银河,栈平峡稳行人多。

滟滪堆前落锦帆,诸生郊谒冠峨峨。

秋堂晨鼓讲义出,亭夫樵竖知丘轲。

官冷莫思归去来,且可淡饭闲吟哦。

君不见江西峤南贼未灭,仕者蚤夜防弓戈。

(0)

八声甘州.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

是去年、春草又凄凄,尘生缕金衣。

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燕子谁依。

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

辽鹤归来后,城亦全非。

更有延平一剑,向风雷半夜,何处寻伊。

怪天天何物,堪作玉弹棋。

到年年、无肠堪断,向清明、独自掩荆扉。

何况又、禽声杜宇,花事酴醾。

(0)

水石图赞

故园松菊,归步月明。萧然独往,百世之英。

(0)

三更星月寒炯炯,四更霜风吹断梗。

晓来宇宙忽成空,万里天河堕无影。

人间世界积滓秽,化作太清无色境。

天上何人巧戏剧,笑我痴眠方怯冷。

溪头梅花老于我,卧树生鳞欲谁省。

饮羔金帐非我事,煎水何妨试双井。

眼前清致不可辜,诸公白战续清颍。

(0)

悬剑歌

家徒四壁何所有,横悬三尺电光溜。

床头醉看白虹飞,中夜犹惊玉龙吼。

潜倚空山泣鬼神,寒芒逼人动牛斗。

无乃干将是前身,莫邪清淬浑天授。

今者羞为妇女看,霜棱蟠蛰匣中久。

何日露拔斩长鲸,启函一展剸犀手。

豪曹湛卢祇自珍,雷焕张华世莫遘。

傥尔识取英雄眸,此时挥霍任驰骤。

(0)

南歌子·其二

人有纫兰佩,云无出岫心。扁舟来入碧涛深。

坐见楚咻、儿女变齐音。但醉双瓶玉,从渠六印金。

此时何处可幽寻。风定津头、白日照平林。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