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未融,天宇澄穆。有虔秉诚,将以币玉。
如在左右,罔不祗肃。神兮安留,锡以祉福。
晨曦未融,天宇澄穆。有虔秉诚,将以币玉。
如在左右,罔不祗肃。神兮安留,锡以祉福。
这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代祭祀诗篇,语言庄重,意境深远。诗中的“晨曦未融,天宇澄穆”描绘出一个清晨的景象,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天空清澈而又庄严,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氛围。
“有虔秉诚,将以币玉。”这里的“虔”,是虔敬、谨慎的意思,“秉”则是手持之意,“诚”指的是真诚之心。整句话表达了祭祀者手持玉币,怀着真诚的心意来进行祭祀。
“如在左右,罔不祗肃。”这两句强调了神灵的存在感,无论神在何处,都应保持崇敬之心,“罔”字有无所不在的意思,而“祗”则是恭敬之意,表明祭祀者对神灵的尊重和敬畏。
最后两句“神兮安留,锡以祉福。”“神兮”呼唤着被祭祀的神灵,“安留”是希望神灵能够安居在此,而“锡以祉福”则是在祈求神灵赐予福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祭祀行为的描绘,传达了古人对于神灵的崇敬之情,以及期望得到神灵庇护与祝福的心愿。这是一种典型的宗教仪式文学,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