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到处碾成尘,苦乐伊谁见得真。
蚁聚万缘皆假合,驹阴千载几新陈。
虽云入息非出息,或说前身有后身。
此事谩然成诤论,且看古月照今人。
车轮到处碾成尘,苦乐伊谁见得真。
蚁聚万缘皆假合,驹阴千载几新陈。
虽云入息非出息,或说前身有后身。
此事谩然成诤论,且看古月照今人。
这首诗《遣兴》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生、因果与轮回的奥秘。
首句“车轮到处碾成尘”,以车轮滚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一切事物终将归于尘土,引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次句“苦乐伊谁见得真”,提出一个哲学问题:在人生的苦与乐中,究竟何者为真?这引发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问。
接着,“蚁聚万缘皆假合”运用比喻,将人类复杂多变的关系比作蚂蚁聚集,暗示世间万物皆因缘而生,看似紧密相连,实则虚幻不实。而“驹阴千载几新陈”则以骏马的短暂一生比喻人生,指出时间的流转如同千年更迭,强调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虽云入息非出息,或说前身有后身”两句进一步探讨生死与轮回的概念,提出虽然生命有生有死,但存在某种形式的连续性,可能是灵魂的轮回转世。这种观点既包含了对生命延续的思考,也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最后,“此事谩然成诤论,且看古月照今人”表达了对上述问题难以达成共识的无奈,同时也以“古月照今人”这一形象的比喻,暗示真理和智慧跨越时空,永恒不变。这句话鼓励人们超越争论,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生命的意义,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因果、轮回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和对宇宙真理的不懈追求,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钱塘江北百里馀,涨沙不复生菰蒲。
沙田老桑出叶粗,江潮打根根半枯。
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晚不落。
鼓声鼕鼕橹咿喔,争凑富春城下泊。
君家茅屋并城楼,不出山行不记秋。
越舶吴帆亦何故,今年明年来复去。
太华玉莲甘适口,我欲求之青壁斗。
昆崙不睹睹大宛,何异学射中涂还。
平生傲世予南阮,臧否未容留齿间。
七贤远迹冥鸿上,咸也复幸青云赏。
归来浊酒厌独倾,疲马却走诸任城。
红桃白李晚寂莫,黄菊独暴秋阳荣。
谪仙酒楼馀旧址,明月年年飘桂子。
不见山东故小吏,斗酒双鱼谁共喜。
恸哭穷涂自古难,不应更待雍门弹。
瓜田今岁初自垦,柴车后日复谁攀。
东阿下望有归意,且为子建留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