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旅夜闻笛》
《旅夜闻笛》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

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

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

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

(0)
翻译
是谁家的笛声在秋夜的凉意中响起,时间仿佛变得漫长。
这声音飘进枕边,让孤独的旅人在远方感怀。
树枝梢头微风轻拂,月光透过窗户渐渐西斜。
这暗淡的月色触动了我深深的诗意,不只是因为落下的梅花。
注释
长笛:指笛子。
秋凉:秋天的凉意。
夜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象征时间流逝。
赊:延长,此处形容时间感觉更长。
枕上:在床上,枕边。
孤客:孤独的旅人。
天涯: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
木末:树梢头。
风微动:微风吹过。
窗前月渐斜:月光从窗户逐渐偏斜。
诗思:诗人的思绪。
苦:深沉,强烈。
落梅花:暗指冬日梅花飘落,象征凄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夜中听闻长笛声响的孤独情怀。开篇“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两句,通过对长笛声音的追问和秋夜深邃的刻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氛围。紧接着,“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作为一个远行旅者的孤独感受。

第三、四句“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微弱的风声和看到那渐渐倾斜的明月,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寂寞。

最后两句“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则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下的创作苦恼,以及他所感受到的情感之复杂,并不仅限于眼前的景象(如梅花),而是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夜晚、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的精妙描绘,展现了古典诗词在抒发个人情怀方面的独到之处,同时也体现出了作者李中在唐代文学中的卓越才能。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喜何梓材至

入城先过我,应只为论诗。

思在停云地,情如泛雪时。

风前歌更激,雨后句偏奇。

避暑松阴石,相逢不可期。

(0)

观泉巾

织騣复织騣,制此头上巾。

有名合从我,我是观泉人。

无缨不须濯,山中况无尘。

百坡既已夥,一角亦非真。

萧萧九峰雨,秋风送凉新。

吾自爱吾物,悠然梦千春。

(0)

思山翁辞二首·其一

山中人兮踰上寿。饮石泉兮卧岩窦。

女萝衣兮薜荔裳,朝飧霞兮夕白云以为覆。

百草纷兮与邻,予独友兮三秀。

世莫知兮已哉,孰姓予兮何首。

(0)

又明日作

病久无书问起居,有书还复索亲书。

但能数字何须楷,从此三年遂不虚。

湖海却忘魂梦外,亭台犹想笑谈馀。

静探月窟诗中意,舞罢莱衣每愧予。

(0)

精舍奉安忠定祠

七载蘋蘩也自脩,听松庵外竹林幽。

高山仰止今祠宇,旧事荒凉某水邱。

诸葛表中空汉贼,考亭笔下有春秋。

共看箫鼓迎神地,一道清泉万古流。

(0)

松风阁追次莫东川韵二首·其二

石畔青梧正有华,白云深处问僧家。

壁葭梦远犹疑画,垆竹盟寒不为茶。

绣岭峰回松起籁,黄梅时尽雨如花。

流泉东入蓉湖去,遥听滩声走碧沙。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