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
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
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
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
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
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
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
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夜中听闻长笛声响的孤独情怀。开篇“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两句,通过对长笛声音的追问和秋夜深邃的刻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氛围。紧接着,“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作为一个远行旅者的孤独感受。
第三、四句“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微弱的风声和看到那渐渐倾斜的明月,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寂寞。
最后两句“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则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下的创作苦恼,以及他所感受到的情感之复杂,并不仅限于眼前的景象(如梅花),而是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夜晚、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的精妙描绘,展现了古典诗词在抒发个人情怀方面的独到之处,同时也体现出了作者李中在唐代文学中的卓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