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湿凉烟,暮色霭然至。
钟声出白云,知有云中寺。
草根乱虫鸣,列星森就位。
远火照江村,流萤忽如坠。
浩歌下烟萝,一静了万类。
微雨湿凉烟,暮色霭然至。
钟声出白云,知有云中寺。
草根乱虫鸣,列星森就位。
远火照江村,流萤忽如坠。
浩歌下烟萝,一静了万类。
这首清代诗人黄仲骐的《暮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傍晚景象。首句“微雨湿凉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雨轻润空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暮色霭然至”点明时间已是黄昏,天色渐暗,雾气弥漫。
“钟声出白云”一句,通过钟声穿透云层的意象,暗示着远处寺庙的存在,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意味。"草根乱虫鸣"则转而写近处,虫鸣声在草丛中此起彼伏,显得生动而自然。
“列星森就位”描绘了星空的清晰排列,暗合了夜晚的到来,同时也寓含了时光流转的哲理。"远火照江村",江边村落的灯火在远方闪烁,为画面增添了一份温暖和人间烟火气。
最后,“流萤忽如坠”以萤火虫的飞舞落下,为这幅画面增添动态之美,而“浩歌下烟萝,一静了万类”则以高亢的歌声打破寂静,却又在歌声中回归宁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万物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清末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