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七》
《水调歌头·其七》全文
宋 / 叶梦得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麻]韵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0)
注释
黄花,指菊花。
小窗低户:指简陋的房屋。
微路,小路。
敧斜:倾斜,歪斜。
山翁:作者借以自称。
何事:为什么。
坐看:空看、徒欢。
流年:指流逝的岁月。
拚却:甘愿。
华:同花,指在闲居中空白了鬓发。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沧海:此指临近湖州的太湖。
作者时居汴山,在太湖南岸。
平昔:往日。
遍:这里是“走遍”的意思。
天涯,天边,喻平生飘荡之远。
三径:庭院间的小路。
松竹,代指山林隐居处,含有贞节自持之意。
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宫回家,于园中辟三径,惟与求仲、羊仲往来。
后常用三径喻隐居生活。
悲风:悲凉的秋风。
冉冉:指大雁缓缓飞行的样子。
新雁:指最初南归之雁。
边马,指边地的军马。
胡笳:古代塞外民族的一种乐器。
此处指军中的号角。
胡沙。
指代胡人发动的战争。
翻译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 (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
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叶梦得的《水调歌头·其七》。诗中充满了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这两句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 描述了一个幽静而又偏僻的地方,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这里诗人通过设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诗人在这几句中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世外的心境。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上那些能够在动荡中保持平和心态的人物(如陶渊明)的赞赏。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是一篇融合了抒情和写景于一体的杰作。

作者介绍
叶梦得

叶梦得
朝代:宋   字:少蕴   籍贯:苏州吴县   生辰:1077~1148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一说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为宋代名臣叶逵之后。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猜你喜欢

小窗

粉云牙贴小窗凉,坐见澄波泛夕阳。

更持夜深方有意,半环新月上重床。

(0)

阅田禾

村南村北稻花明,碧影清光夹望平。

节弄暑风轻拂拂,尖悬晚露澹盈盈。

道傍妪妇呼鸡返,坡外儿童跨犊行。

独坐小桥幽兴满,蟪蛄声在柳梢鸣。

(0)

题云居上寺

石室最高峰,跻攀到此中。

白云连晚翠,清磬度秋风。

未悟无生理,宁知有想空。

且归山下寺,更欲问支公。

(0)

永嘉怀古

永嘉东南尽,倚棹皆可究。

帆引沧海风,舟沿缙云溜。

群山何隐磷,万物更森秀。

地气冬转暄,瞑氛阴改昼。

缅怀谢康乐,伊昔兹为守。

逸兴满云林,清词冠宇宙。

尝游石门里,胜践宛如旧。

峭壁苔藓浓,悬崖风雨骤。

岩隈馀灌莽,壁畔空泉甃。

物是人已非,瑶潭凄独漱。

(0)

京口别元孩后豋楼作

西楼昨夜露为霜,枫叶新红槲叶黄。

愁绝江南望江北,雨铃风铎正郎当。

(0)

渡石湖

风揽帆阴乱法幢,山悬塔影堕吴江。

白鸥惯听横塘曲,来往翻飞自一双。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