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折远江声,林开天地清。
闻钟知有寺,携酒听无莺。
世薄众山浅,门闲一水横。
夕阳看欲尽,步步悟浮生。
数折远江声,林开天地清。
闻钟知有寺,携酒听无莺。
世薄众山浅,门闲一水横。
夕阳看欲尽,步步悟浮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京口遭遇风阻,寻访鹤林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数折远江声”,以“数折”形容行进中的曲折,同时借“远江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与深远,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次句“林开天地清”,“林开”既指树木被风吹开,也暗示视野开阔,天地显得格外清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
“闻钟知有寺”,听到寺庙的钟声,预示着前方有寺庙可避风,同时也象征着心灵的指引与归宿。“携酒听无莺”,诗人带着酒,在这寂静的环境中独自品味,没有黄莺的鸣叫,或许是为了更好地聆听内心的声音,或是对自然之美的纯粹欣赏。
“世薄众山浅”,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反思世俗的浅薄,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门闲一水横”,门前有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是与外界喧嚣相对的一片净土。
最后,“夕阳看欲尽,步步悟浮生”,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诗人每走一步都深思人生的意义。这里的“悟”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悟,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寻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一箭舜弦风,向晓来、轻寒初报麦秀。
蝶股歇花须,韶光老,莺声倦闻呼友。
池塘绿暗,数竿粉节天然瘦。
对兹美景,爱清歌妙曲,千钟芳酒。
谁知别是壶中,缭画阁朱栏,烟谷云岫。
三岛十洲东,青霄上,神工幻成岩窦。
瑶台阆苑,翠旌羽葆频相就。
世凡洗断,教乌兔从今,迟迟飞走。
翠竹茎疏,碧溪流浅,绮窗为尔时开。
依稀远岸,才见一点寒梅。
冷定半疑是雪,因风还度暗香来。
醉清兴,瘦策过桥,黄帽青鞋。
繁枝正微雨后,似怨人知晚,泪浥冰腮。
殷勤百绕,留连踏遍莓苔。
报道玉人睡觉,菱花初试晓妆台。
携归去,粉额殢人,比并轻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