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筵愁见翠眉长,背面春风意暗将。
流水孤琴回素楫,书帘残烛梦明珰。
露桃叶密花无赖,湘竹枝深泪有光。
晓月如珠归寂寂,故应杨柳怨萧郎。
当筵愁见翠眉长,背面春风意暗将。
流水孤琴回素楫,书帘残烛梦明珰。
露桃叶密花无赖,湘竹枝深泪有光。
晓月如珠归寂寂,故应杨柳怨萧郎。
这首《即席》由清代诗人蒋春霖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
首句“当筵愁见翠眉长”,开篇便以宴会为背景,描绘出女子愁容满面的情景,翠眉的长度似乎也映射出她内心的忧愁。接着,“背面春风意暗将”一句,通过女子背对春风的姿态,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春风虽暖,却难以抚平她心中的波澜。
“流水孤琴回素楫”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独的场景,流水潺潺,孤琴独奏,素楫轻轻划过水面,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寂寞。这不仅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她与外界的隔阂。
“书帘残烛梦明珰”中,“书帘”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氛围,“残烛”则暗示了夜晚的来临和时光的流逝。“梦明珰”可能是指女子在梦中见到的装饰品,或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女子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挣扎。
“露桃叶密花无赖,湘竹枝深泪有光”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世界。露水滋润下的桃叶密布,花朵似乎在无理取闹,湘竹的枝条深深,泪水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既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外化,也是对生命中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隐喻。
最后,“晓月如珠归寂寂,故应杨柳怨萧郎”以晓月比喻女子的孤独与寂寞,如同珍珠般珍贵却无人欣赏。杨柳在此可能象征着女子的柔情与期待,而“怨萧郎”则表达了女子对某人的思念与遗憾。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以及她在特定情境下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独贤从是出荒城,下马携筇上石层。
幽洞寻花疑阮肇,断崖长啸想孙登。
欲超浮世挂冠绂,未决重云抚剑棱。
经雨晓烟寒索寞,顺风樵叟震碐磳。
山形春到添高秀,瀑溜冰消转沸腾。
行有流移携襁褓,坐看憔悴拾薪蒸。
素餐每愧斯民病,改作常为法吏绳。
官小责轻须自慰,得逢佳处几人曾。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故交相见稀,相见倍依依。
尘路事不尽,云岩闲好归。
投人销壮志,徇俗变真机。
又落他乡泪,风前一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