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燕双双栖画阁。风卷湘帘,几点残红落。
独坐小窗滋味恶。黄昏细雨春寒薄。
倚遍阑干尤寂寞。一枕瞢腾,欲访槐安国。
旧恨新愁牢束缚。未眠先自愁难著。
归燕双双栖画阁。风卷湘帘,几点残红落。
独坐小窗滋味恶。黄昏细雨春寒薄。
倚遍阑干尤寂寞。一枕瞢腾,欲访槐安国。
旧恨新愁牢束缚。未眠先自愁难著。
这首《凤栖梧·薄暮》由清代诗人张令仪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薄暮时分,闺中女子孤独寂寥的情景。
开篇“归燕双双栖画阁”,以归燕双飞的景象,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落寞。画阁之中,风卷湘帘,几抹残红飘落,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独坐小窗滋味恶”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她独自坐在窗边,感到心情沉重,难以言喻。
“黄昏细雨春寒薄”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凄凉,黄昏时分,细雨绵绵,春寒料峭,这样的天气更添了几分愁绪。而“倚遍阑干尤寂寞”则通过主人公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在栏杆前徘徊,试图寻找一丝慰藉,但最终却只能感受到更深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一枕瞢腾,欲访槐安国”表达了主人公想要逃避现实,进入梦境,寻找一个理想中的避风港——“槐安国”。然而,“旧恨新愁牢束缚”揭示了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过去的伤痛和新的忧虑,最终“未眠先自愁难著”,即使还未真正入睡,愁绪已如影随形,难以排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薄暮时分的内心世界,以及她面对孤独、忧愁与逃避现实的复杂情感。
尝闻郭文举,雅志在山林。
内以道自胜,不为外物淫。
人皆恋妻子,先生独幽寻。
人皆厌轻肥,先生无衣衾。
人皆觊荣达,先生甘陆沉。
世道既难言,先生示如瘖。
怀宝终不售,熟识先生心。
身与豺虎邻,豺虎不敢侵。
温峤何所闻,比公于展禽。
更历数百年,尚为人所钦。
或以神事公,置庙青山岑。
岁时致牲醴,谅非公所歆。
我来吊遗像,顾瞻一长吟。
公傥察余衷,泠然御风临。
林卧岁月久,閒襟颇孤清。
静中观庶类,因之感予情。
木伐以其材,膏煎以其明。
兽槛以狡彯,禽笼以音声。
人苟矜智虑,自械伤神形。
纵使功业崇,或受鼎镬烹。
今古无不然,念之殊可惊。
世用常致患,时弃乃全生。
所以箕颍客,翛然竟遗名。
吾幸拙而愚,冀可终馀龄。
吾性本閒旷,素不喜城郭。
而况宾主间,礼数相束缚。
怅望西南山,佳气日参错。
逸兴不可羁,飘飘出笼鹤。
翩然曳杖还,专意在一壑。
时方孟夏初,众花已零落。
槠林晚雪香,麦陇残云薄。
谷深绝游尘,苗田叫姑恶。
幽人旧相知,一见心喜跃。
谓言旧山畬,今犹可耕凿。
日夕共登临,靡惮筋力弱。
于焉得天真,毕志甘澹泊。
初非傲轩冕,终又畏矰缴。
置身声利场,何如且行乐。
累累北原上,万古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