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通过诗人对往昔坐禅时光的回忆,以及现实中万事皆忘的情感流露,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脱与豁达。"眼前名利同春梦"一句,表明世间的荣华富贵,在诗人看来如同春日的一场空幻;"醉里风情敌少年"则透露出诗人在饮酒中寻找乐趣,以此来比喻自己年轻时的情感经历。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春日的景色,野草如同红色的锦缎铺在地上,蛛丝在清澈的蓝天中飘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与赞美。
最后两句"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则是诗人自述,表明自己明白在洛阳城下的才子生活,并非不懂得创作诗歌,只是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便转而沉醉于酒中。这样的坦白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以及他对待生活的豁达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不为世事所动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
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
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
官辞中秘府,疏放野麋齐。
偃仰青霄近,登临白日低。
折腰窥乳窦,定足涉冰溪。
染翰挥岚翠,僧名几处题。
暂收丹陛迹,独往乱山居。
入雪知人远,眠云觉俗虚。
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
只见僧酬答,新归绝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