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染马蹄青,何曾似在城。
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沟行。
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
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
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
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
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
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
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
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苔染马蹄青,何曾似在城。
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沟行。
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
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
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
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
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
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
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
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地任职时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苔染马蹄青”、“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展现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不适应,同时也透露出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提到“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可能是在述说其忙碌而又不得志的官宦生活。
在梦境中,诗人梦到了“连涛郡”,接收来自远方的书信,如同积雪一样厚重,这些都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泪水随着边塞上的雁飞而堕落,魂魄则随夜间蝉鸣声飘忽不定,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失眠,以及对工作繁重的无奈。而“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则透露了诗人身体不适,与外界交流时的礼节性行为,如“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都是在履行公务而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真实感受。
最后,“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寂寞中借酒来慰藉自己的情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和深沉的乡愁之情。
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
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
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
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
其地更逢贤主人,岩山霍氏诸昆季。
长公公默不善饮,独于茗汁有深嗜。
念余衰惫困登陟,为余下榻苏劳瘁。
书斋新构洁且清,欲署斋名乞题字。
主人嗜茶为客供,采摘收藏得三昧。
竹垆瓦□手自煎,溪水清于泉第二。
饮过七碗趣转佳,濯魄凝神便酣睡。
乃知茶功胜于酒,玉川先生真解事。
因题斋名曰醉茗,一笑颇全主人意。
从今便欲谢曲生,尚念此生有风味。
只恐重逢刘阮徒,搏虎雄心仍攘臂。
应知啜茗可解酲,二者可兼不可废。
一壶清醑一壶茶,醉醉醒醒各有致。
《霍公默留榻新斋索题斋额余以主人不饮而嗜茶为题曰醉茗而系之以歌》【明·安希范】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其地更逢贤主人,岩山霍氏诸昆季。长公公默不善饮,独于茗汁有深嗜。念余衰惫困登陟,为余下榻苏劳瘁。书斋新构洁且清,欲署斋名乞题字。主人嗜茶为客供,采摘收藏得三昧。竹垆瓦□手自煎,溪水清于泉第二。饮过七碗趣转佳,濯魄凝神便酣睡。乃知茶功胜于酒,玉川先生真解事。因题斋名曰醉茗,一笑颇全主人意。从今便欲谢曲生,尚念此生有风味。只恐重逢刘阮徒,搏虎雄心仍攘臂。应知啜茗可解酲,二者可兼不可废。一壶清醑一壶茶,醉醉醒醒各有致。
https://shici.929r.com/shici/2gH53nZzNZ.html